猫咪性情温顺,成为不少爱宠人士的首选。但养猫过程中若不注意细节,则很可能会惹病上身。近日,绍兴柯桥区中医医院接诊了一位出现罕见症状的年轻患者,该病例再次引发公众对宠物相关健康风险的关注。
24岁的小李因发热伴右侧腋窝肿痛于日前来到柯桥区中医医院就诊。接诊的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陈胜海检查时发现,患者右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宛如一个乒乓球,并且触痛明显。
“看到如此巨大的淋巴结,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淋巴系统肿瘤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严重疾病。”陈胜海说。随后,他为患者进行了系列检查,包括血常规、淋巴结穿刺和专门的血清学检测,最终确诊为“猫抓病”。
在追问病史后,陈胜海得知,小李家中饲养宠物猫,并为其做好了相应的疫苗接种,一个月前他曾被猫抓伤手部,但当时未进行规范处理,仅简单擦拭伤口。在出现发热症状后,小李没有及时就医而是自行服用退烧药,直至旅游归来发现腋窝肿痛加剧才前来就诊。所幸经抗生素治疗后,目前,小李已好转出院。
陈胜海介绍,“猫抓病”是一种由汉塞巴尔通体(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猫抓、咬伤或接触猫的唾液、眼鼻分泌物传播。跳蚤是巴尔通体在猫之间传播的主要媒介。即便没有明显伤口,与猫亲密接触(如让其舔舐皮肤)也存在感染风险。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及未及时处理伤口的人群更易感染。
为避免类似情况,陈胜海呼吁市民科学养宠、加强防护。养宠家庭应定期为猫驱虫和体检,每月使用驱跳蚤药物以减少病原传播;定期修剪猫的指甲,尤其注意活泼好动的幼猫,避免不慎抓伤;避免激惹宠物,不强行搂抱或打扰其休息;接触动物及处理猫砂、食物后需及时洗手。若被猫抓伤或咬伤,小创口需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大创口需立即就医进行消毒清创,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无论创口大小,都应在受伤后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切勿存侥幸心理。
陈胜海提醒,爱猫人士在享受撸猫乐趣的同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如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伴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宠物接触史,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越牛新闻综合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