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柯岩街道红旗社区党委书记宋庆标的办公室里,有一样他非常珍爱的“宝贝”——一封封不同字迹的手写信件,这些信是19个孩子写来的,信的内容大多是感谢“宋叔叔和钟阿姨”一直以来的资助和关心。原来,这个长相硬朗的中年男人有一颗温暖柔软的内心:8年来,他和爱人一起资助了19名甘肃当地的贫困学子。如今,不少孩子已经是大学生了,最近他们来到绍兴,与他们的“爱心爸爸”见面。
从最初的偶然结缘,到如今资助19名贫困学生就学成才,宋庆标用行动诠释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书写着一段段温暖人心的故事,让“甘浙一家亲”变得鲜活可感。
跨越山海,圆梦之约
西湖畔的深情守望
7月14日,阳光炽热,却比不上宋庆标夫妇迎接甘肃“小客人”时内心的火热。三辆商务车整装待发,他们即将到车站迎接从甘肃通渭县远道而来的17个孩子(还有2个家中有事没来)。这等待,对于宋庆标而言,漫长而又充满期待。
三年前,他资助的孩子中有5个女生来到绍兴,宋庆标带着她们穿梭于绍兴的名胜古迹之间,让孩子们对这座城市有了初步的认知。那时,她们刚刚考上心仪的大学,怀揣着梦想与希望。如今,这些孩子有的即将大学毕业,此次旅行便是他们提前的毕业之旅。此前,一个孩子曾天真地问宋庆标:“西湖是什么样子?”这句话深深烙印在宋庆标的心中,他想到不仅要让孩子们读书,还要带他们看世界,这也成为他精心策划这次相聚的重要动力。
在通渭县温暖之家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张斌老师的陪同下,孩子们踏上了这片充满未知与惊喜的土地。当第一次看到西湖时,几乎从未出过远门的成金莉兴奋地大喊:“西湖比我想的要大很多。”她睁大眼睛,四处张望着西湖的每一个角落,仿佛要将这美景尽收眼底。这一刻,她圆梦了,而宋庆标也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第二天,“大部队”回到绍兴。宋庆标带着孩子们来到刚装修升级的绍兴老字号同心楼,生煎、馄饨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宋庆标笑着对他们说:“想吃什么自己点,不用拘束。”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他这个“绍兴爸”心中满是欣慰。随后,宋庆标又带孩子们赏游了兰亭,在鹅池前合影留念,孩子们拿起笔,书写下对未来的美好愿望。这一幅幅画面,充满了温馨与希望,成为了孩子们与宋庆标心中珍贵的回忆。
黄土高坡,初心萌芽
爱的种子生根发芽
时间回溯到2017年,那是宋庆标慈善之路的重要起点。当年暑期,他带着妻子、丈母娘和刚高中毕业的儿子,第一次踏上了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什川镇的土地。在浙江省慈善义工协会当地对接志愿者的帮助下,他们走进了第一个资助的家庭——赵琴琴的家。
赵琴琴当时只有十岁,却懂事得让人心疼。她年幼失去母亲,家庭的重担全落在父亲一人肩上,仅靠父亲微薄的务农收入维持生计。他们家的房子是用黄土堆砌而成的,简陋而又破旧。走进赵琴琴的房间,一张用薄木板打成、不到一米宽的小床映入眼帘,这就是她休息的地方。眼前的场景深深触动了宋庆标,他在赵琴琴爷爷奶奶的讲述中,了解到这个孩子不仅懂事,学习还十分刻苦。那一刻,宋庆标毅然决定,要资助她上学。
也就是从那天起,赵琴琴记下了宋庆标的电话。此后,每一年她都会写“家书”寄往绍兴柯桥,和宋庆标分享自己的成长与学习情况。而宋庆标也像父亲一样,始终陪伴在她身边,给予她开导和鼓励。
那一次的甘肃行,让宋庆标感触颇深。在十余天的时间里,他和家人陆续走访了十多户人家。他看到,有的孩子为了上学,需要翻山越岭,步行40分钟到1小时,徒手爬上陡坡才能走到公交站坐车;有的孩子在课余时间,还要帮家庭分担繁重的农活。与这些孩子相比,自己身边的孩子们幸福太多了。宋庆标斩钉截铁地说:“我想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这些有志气的孩子走出大山,农村孩子上学不容易,帮助一个孩子,可能改变一个家庭。”
此后每一年,宋庆标都会对接资助几名新的孩子。渐渐地,资助队伍越来越庞大,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如今的19人。他将这些孩子视如己出,尽自己所能资助他们上完大学。而他的妻子,也每年都会购置新衣服,快递到孩子们的手中,让他们能穿上新衣,感受温暖。
甘浙情深,硕果累累
爱的回响温暖人心
经过8年的暖心资助,如今宋庆标迎来了最欣慰的时刻。孩子们都十分争气,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心仪的大学。在他创建的“甘浙一家亲”微信群里,孩子们经常分享各种喜讯,宋庆标夫妇也会在群里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鼓励和支持。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更加懂事,有的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宋庆标感慨万千:“这就是我这些年的行动,结下的最美好的果实。”这次旅行,宋庆标的“甘肃娃”们长大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也更浓了。孩子们纷纷表示,绍兴很美,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杭州西湖的荷花也和想象中一样好看,感恩叔叔阿姨的付出,感恩每一位帮助和记挂他们的志愿者。
5天的相处过后,在这次旅行的尾声,令宋庆标哽咽的是,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写了一封封感谢信。信中,真情实感如潺潺溪流,流淌着对这次旅行的深刻感受,孩子们不善言辞,便将感恩之情浓缩在白纸黑字之间。这些感谢信,成为了宋庆标最珍贵的礼物,也是他慈善之路上的熠熠勋章。
面对未来,宋庆标坦言,自己的慈善之路不会结束,“甘浙一家亲”的情谊会一直延续下去。只要他还有能力,就会一直关注甘肃的孩子们,尽自己的全力,让更多的孩子能走出大山,去追逐他们向往的世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越牛新闻综合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杨寒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