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胎妈妈、高龄产妇、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子宫壁厚度仅1毫米,可能因大出血而失血性休克,甚至为保命而切除子宫,这样的她如何在医生帮助下脱险?
今年35岁的小李已经育有3个孩子,分别于2007、2009、2021年出生,生产时均是剖宫产。2021年生老三时,医生曾反复提醒小李盆腔粘连严重,不适宜再次生育,否则会有很大风险。
然而,2024年,小李怀上了第四胎,她还是决定生下来。
在孕21周产检时,小李被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面对这位高龄且有着三次剖宫产经历的四胎妈妈,接诊的金乙红主任医师的每一次孕检都细致入微。
尽管小李并未出现前置胎盘常见的无痛性阴道流血,但金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预感到了潜在的胎盘植入风险,这一“凶险性”的预警,无疑为小李的孕期之路增添了重重难关。
整个孕期金主任都小心翼翼地保驾护航,为保证剖宫产安全,孕晚期小李在门诊进行了自体血储存,并行胎盘MRI辅助检查。
“子宫下段前壁肌层显示不清,显示处较薄约1mm,考虑前置胎盘粘连伴植入可能”。在36+3周时,李女士产检发现胎盘植入、子宫壁厚度只有1mm,这些预示着李女士随时都有发生大出血并危及母婴生命的情况。
金乙红主任迅速将病情上报至吴朝勇和华树生两位主任。一场跨学科的紧急会诊随即展开,产科、超声科、放射科、麻醉手术科、新生儿科、输血科……多学科专家齐聚一堂,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目标清晰而坚定:既要确保宝宝的平安降生,又要极力控制出血,守护妈妈的子宫。
手术室内,气氛紧张而有序。多次剖宫产留下的粘连让手术难度倍增,进腹后,孕妇的膀胱悬吊粘连于子宫前壁下段,分离非常困难。
分离完成后,只见子宫前壁下段全部呈青紫色,直视浆膜层下为胎盘组织及丰富的蚯蚓般粗的血管。
凭借着华树生主任高超的技术、稳健的动作,胎儿顺利娩出,Apgar评分9-9-10,响亮的哭声宣告了新生命的顺利到来。然而,挑战并未结束,胎盘的广泛植入让出血如影随形,胎儿娩出后瞬时出血约500ml,尝试钳夹部分胎盘组织,胎盘穿透性植入,钳夹、剥离困难,此时累计失血800ml。
关键时刻,两位主任果断采取止血带阻断血流、提拉式缝合、子宫动脉结扎等一系列措施,最终将出血总量控制在1000ml以内,麻醉科利用自体血回收,让宝贵的血液重新回到小李体内,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输血反应的风险。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小李已平安出院,这场“生死劫”终于落下了帷幕!
前置胎盘,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心头一紧的词汇,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盘位置异常,下缘靠近或覆盖宫颈内口。它可能导致妊娠晚期无诱因的无痛性阴道流血,严重时威胁母儿生命。
而凶险性前置胎盘,更是这一基础上的“升级版”,特指有剖宫产或子宫肌瘤剥除术史,此次妊娠胎盘又恰好附着在瘢痕处,更易发生胎盘粘连和植入。
如何预防?关键在于正规产检,特别是对于有上述高危因素的女性,更应按时就诊,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科学应对,让爱与安全同行!
(内容来源:柯桥区妇幼保健院)
作者: 编辑:傅一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