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开学半月,绍兴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预约猛涨!专家发声

2025-02-27 14:30

来源:

距离开学已过去近半月,绍兴柯桥区各大医院的心理门诊和学习困难门诊迎来了预约高峰。不少学生在经历了假期的放松后,面对新学期的压力,出现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过分焦虑甚至厌学的情况。家长们心急如焚,纷纷带着孩子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帮助,为此,记者走访了绍兴市中心医院、柯桥区中医医院以及柯桥区妇幼保健院,采访了相关专家,了解背后的原因及应对之策。

学习困难门诊火爆

专家支招科学应对

在绍兴市中心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副主任医师周晓兰正忙碌地接待着一位焦虑的家长和她的孩子。小明(化名)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性格调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波动较大。新学期开始后,他经常抱怨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周晓兰详细询问了小明的学习情况和生活习惯,并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结果显示,小明的各项数值并未达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很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成绩差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就担心孩子是不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其实这种过度的紧张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周晓兰医生解释说。

针对小明的情况,周晓兰医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她建议家长要理解接纳孩子,多鼓励少批评,不要过分苛求成绩,同时坚持每天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加强线上或线下的注意力训练。周晓兰表示,近期学习困难门诊量显著增加,这与假期后的学业压力、家庭环境以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部分学生之所以出现学习困难,除了学业压力外,还与学习动力不足和适应障碍有关。在绍兴市中心医院心理治疗师马夏霞看来,这些孩子往往对学习兴趣不大,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家长需要不断审视自己对孩子学业的期待,更好地处理自己对孩子未来的焦虑,才可能从根源杜绝“逼孩子”学习,让孩子“为自己”学习,真正掌握自己的主动权。

为了科学应对学生的学习难题,马夏霞医生建议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兴趣爱好。家长应调整对孩子的学习期望,不要一味追求高分,而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扰。此外,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参与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户外运动、阅读等,这些活动不仅能缓解学习压力,还能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熊孩子≠坏孩子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应及时治疗

在柯桥区妇幼保健院ADHD规范诊疗指导中心,7岁的浩浩(化名)正在接受规范化的综合治疗,他的变化让母亲倍感欣慰。据浩浩的母亲介绍,浩浩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就表现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易怒等问题。进入一年级后更是变得丢三落四、作业拖拉,每晚都需要家长督促到10点后才能完成,这导致亲子关系十分紧张。

区妇保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马乐萍通过相应的评估和视听整合连续测试报告,确诊浩浩患有轻度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针对浩浩的病情,马乐萍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矫正治疗。行为矫正治疗方面,马乐萍建议减少家长的包办替代,分配家务劳动给浩浩,并规范他的日常生活,同时强调家长和学校需要共同配合,为浩浩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成长的环境。

经过3个月的规范治疗,浩浩的情况有了明显好转。他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多动行为有所减少,情绪也更加稳定,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升。后续的回诊视听整合连续测试报告显示,浩浩的控制力商数和注意力商数均已达到正常水平,功能损害也有所好转。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但是‘熊孩子’不等于‘坏孩子’,它受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因素(包括曾经发生过脑损伤)家庭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影响。”马乐萍表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性疾病,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变化,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据了解,区妇保院针对ADHD开展了学习困难门诊、行为发育和多动、抽动门诊,自去年3月份开诊以来,已经接诊了500多人次,其中发现ADHD患者100余人。马乐萍医生呼吁广大家长,要正确认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时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

焦虑导致躯体化

家长需重视孩子心理健康

柯桥区中医医院精神卫生科门诊近日也迎来了咨询的小高峰。主治医师刘保庚介绍,开学后门诊量增长了近三成,其中学生群体占比达30%以上。

“每天早晨都觉得恶心,前几天还吐了,但是做了检查,却显示一切正常。”在柯桥区中医医院,家长王女士苦恼地说。原来她的女儿小丽(化名)是一名高三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由于性格问题,不爱社交,只是一味地“死读书”。然而,新学期开学后,她因为即将面临高考而内心焦虑不已。长期熬夜学习导致她睡眠严重不足,进而出现了焦虑、烦躁等情绪问题,最近更是出现了恶心、头晕、头痛等症状。

刘保庚为小丽做了详细地评估后,发现她的这些症状是先占观念偏差导致的。源于小丽具有完美型人格,自尊心过强,无法接受成绩下降的预期,从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随后,他给出了改善睡眠和调整作息的建议,并叮嘱了孩子心理健康对于学习效率的重要性。

除了小丽这样的个案外,刘保庚医生还接诊了许多其他因学业压力而焦虑的学生。“过度内归因正在制造大量‘自我PUA’型焦虑,这类患者往往伴有睡眠障碍和社交退缩。”刘保庚说,很多学生因为过度追求成绩,忽视了身心的健康,除了会出现一些头晕恶心等躯体化症状外,严重的还会自残,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因此,他建议家长和学校要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家长也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压力和困扰,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而在如何把控学习与生活这杆天平时,他建议家长可适当引导孩子开展听音乐、运动等活动以产生内啡肽和多巴胺,从而稳定心境,改善情绪;鼓励孩子进行社交,以减轻压力带来的身心负面影响;并培养一些动手的兴趣爱好,以转移注意力。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傅一虹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