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的发展模式为什么具有旺盛生命力?“中国之治”魅力何在?
“中国之治”的核心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之治”的成功在于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加强党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决心推进自我革命,有效解决了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加强。“中国之治”的成功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充分发挥先进性,新中国成立后加强对国家各项事务的统一领导,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一张蓝图绘到底、集中力量办大事奠定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不断适应新形势、新问题,提出新方案、新对策,在世界发展的大潮中把握正确时代方向、作出清晰发展规划,在关键时刻把握机遇、推动国家各项事业稳步前进,带领人民取得一项项历史性成就。
“中国之治”的价值取向是为人民服务。“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中国之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立场,将“两个绝大多数”作为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为中国的一切制度设计都坚持为人民服务。在经济建设上,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释放市场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共同富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在政治建设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在文化建设上,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在社会建设上,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且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制度体系建设和法治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之治”的发展逻辑是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特征与优势。不日新者必日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与工作方法不断探索国家治理之路,使各项制度与时俱进,得到发展与完善。从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十八大以来各领域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十九届四中全会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时期制度的建设与机制的完善无不体现着对新时代、新形势、新问题的回应以及对未来之路的探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阶。只有不断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在与时俱进中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
作者单位 绍兴市委党校
作者:张 乐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