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区王坛镇舜皇村的红岭自然村,一年前建了个漂亮的公交站台,盼通公交的村民足足等了一年,公交站台仍是一个摆设。如今这个站台成了村民聊天晒太阳之所。(据12月12日《绍兴晚报》)这看上去似乎像个冷笑话,其实并不可笑而值得反思。
红岭村其实一直都没有通过公交,村民要乘公交车须赶到1.7公里外的寺前公交站,出行难一直沿续了20多年,因为20年前村里来过“招手车”,随着公交事业的发展和乡村道路的完善,红岭村村民反而陷入了无车可乘的尴尬。不少年轻人有了私家车纷纷外出,留守村里的中老年人要花40元钱才能搭车往返镇上。
红岭村之所以不通公交,主要原因是通往红岭村的道路仅4米宽,不符合公交车通行条件。令人费解的是,这里的公交站台建造之前一直有一个公交站牌,但就是从不见公交车进出,事实上道路状况也不允许公交车通行。那么,是谁设置了这个公交站?是谁让红岭村的百姓在“画饼充饥”?站牌耸立了那么多年,难道村里就没有村民质疑过?岂非典型的形式主义。不从改善路况这个根本着力解决问题,却提前一年升级改造了摆设多年的公交站台,如此本末倒置的做法实在令村民心寒。
先修路,再通车,这是村村通公交的常识,红岭村却反其道而行之,先设站建公交站台假装村里有了公交,硬是把民心工程变成了民怨工程,这么多年的公交站牌摆设与一年多前新修的公交站台空置,岂非拿村镇公信力开玩笑?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漂亮的公交站台反而成为乱作为的笑柄。好在红岭村如今决定补上短板,拟将通车路面拓宽,再向相关部门申请公交车通到村里,如此,公交站牌摆设多年的“悬案”终将有个圆满结局。
事关民生的事情,就是凝聚民心的抓手,不能因为村民老实无言而罔顾村民利益,不能因为事情太过细小而无视群众需求,民生的每一件实事都是树立政府公信力的大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小事,都是考核政府执政能力与服务能力的大事,公交站牌摆设多年,新建站台空置一年,抛开客观原因不说,难道不是工作作风的问题么?难道不是群众路线的脱离么?
作者:钱科峰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