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要用学术讲政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推动入脑入心,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用学术讲政治,是党校践行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党校姓党是党校的初心使命,也是党校的安身立命之本。党校的初心使命决定了党校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扎扎实实讲好政治。用学术讲政治是党校教学培训的灵魂,也是党校教学培训的目标和方向。中央印发《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出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学习的中心内容,着力提高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水平。用学术讲政治,就是要为党的理论工作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提供学理支撑,从专家学者视角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理论、学术分析。党校用学术讲政治,说到底就是要完整准确地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讲党章党规党纪和党的优良传统,讲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讲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现阶段,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校教学培训的中心内容,运用学术方法推动这一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用学术讲政治,必须落实到党校教学科研领域之中。首先,讲政治是根本。对于党校教师而言,讲政治是坚持党校姓党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党校教师讲课,都要讲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上来;要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为党代言、为人民发声,坚决维护党的形象,传播党的声音。要遵守政治纪律,对各种错误思潮要敢于发声亮剑,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捍卫者、传道者。
其次,用学术是前提。党校是学校,自然要重视学术研究,抓好学科建设。重点学科的建成,既是党校重视学术的必然结果,也为党校用学术讲政治提供了保障。这就必须以扎实的科研作支撑。离开科研作基础或作支撑,教学就没有穿透力、震撼力、说服力,政治问题就讲不清讲不透。党校教师的科研,要以研究宣传阐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为宗旨,以服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根本,以服务干部教育培训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回答时代之问。要用理论和思想的力量,引导学员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第三,重实践是基础。实践出真知。坚持用学术讲政治,必须提高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一是注重调研。党校教师应积极走出校门,通过调研基地、挂职锻炼及其他多种途径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将自身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应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收获、在实践中提升。二是开展互动。党校学员是单位部门的“关键少数”或行家里手,社会阅历、工作经验、领导经验丰富,是送上门来的“实践课”导师,与学员互动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要通过学员沙龙、学员大讲堂、学员论文指导等教学活动,主动向学员学“问题”,找准课程的着力点,使用学术讲政治一以贯之的学术框架始终与现实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学术对现实的问题关切来展现“政治”的整体性、历史性与必然性。
第四,语言功底是关键。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用学术讲政治,“讲”好是关键。要用合适的语言将学术与政治衔接,用学术的内容、学术的框架、学术的思维来阐释、分析和支撑问题,实现教师与学员的良性互动。党校教师要根据个人特点,博采众长,千锤百炼,形成自己鲜明的语言风格,使授课内容听来形象易懂,让学员乐于接受,从而增强“用学术讲政治”的穿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五,重人才是保障。一个人成才,或许源于个人的才干和勤奋;一大批人成才,则必然有着适宜成长的环境。要加强学科建设,培育学术团队,实行集体攻关,为教师用学术讲政治奠定扎实的学术基础。要大力实施“名师工程”,通过学习、进修、访学、挂职、调研、激励等,大力培养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要通过招聘录用、柔性引才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努力造就一支有能力、有学识、有信心、有勇气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师队伍。
作者单位 绍兴市委党校
作者:陶 坚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