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高校“校园贷”的法律风险及综合治理

2019-12-09 10:00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校园网贷是个综合性问题,需要教育、金融监管、立法、司法等多部门统筹治理。解决当下高校“校园贷”问题,应当采取疏堵结合的综合治理新思路,使其回归良性循环的网贷正途

高校“校园贷”的本意是通过资金合理流动,满足大学生的正常金融需求,解决自我提升和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是普惠金融的一部分。然而,“校园贷”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大学生群体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非理性超前消费和借贷平台的监管不完善,引发大量“校园贷”犯罪行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不仅能够为高校“校园贷”问题提供多视角的学理依据,还能对现下不良的“校园贷”提供可行的治理策略。

一、绍兴地区高校“校园贷”的调查统计分析

在对绍兴地区420名在校本科生的“校园贷”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后,笔者得到了一组统计数据。

在大学生生活费的收支状况方面,51.34%的学生表示生活费用收支平衡,11.47%的学生表示生活费用会有剩余,37.18%的学生表示生活费不足。在贷款用途方面,69%使用“校园贷”的学生表示将贷款用于娱乐消费,31%的学生表示主要用于自我提升和创新创业投资。调查对象中一半以上承认使用过电商平台提供的“校园贷”业务用于支付非理性消费。在大学生对“校园贷”的风险认知程度方面,关于资金借贷涉及的金融风险和法律知识,74%的学生表示不了解,14%的学生表示有所了解,11%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

调查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大学生对“校园贷”有刚性需求,“校园贷”既有利于大学生享受校园金融服务,同时对提高信用管理和风险意识及独立行为能力的培养也有一定作用。但是,由于法律意识淡薄以及不正确的消费观,使得“校园贷”在实际使用中偏离其本意,存在巨大的法律风险。

二、校园贷的法律风险

为了争夺市场,刺激消费,各个平台提供的“校园贷”项目繁多,几乎囊括了大学生的全部消费内容,如分期购物、教育培训、创业投资、现金支取等。校园贷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申请贷款时申请人提供的本人及联系人的身份信息,被平台非法泄露或者使用;二是一些平台通过“套路贷”的方式侵犯学生财产,涉嫌诈骗罪;三是不具有合法资质的平台非法发放贷款,涉嫌非法经营罪;四是暴力催收严重危害学生人身安全;五是以“裸条”贷款胁迫大学生从事色情交易,涉嫌强迫卖淫罪、传播淫秽物品罪。

近年来“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频发,为了遏制这种行为,防止扩大蔓延,教育部、原银监会、人社部等多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整顿校园贷活动。教育部办公厅与中国银监会于2016年4月13日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同年8月17日,中国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也共同制定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2017年5月27日,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表明,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拓正规、阳光的校园信贷服务渠道。

三、“校园贷”问题的综合治理

随着互联网和普惠金融的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投资意识增强,“校园贷”能够满足在校学生在学习、生活、投资创业等方面资金周转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养成理财意识,提高金融素养。网络贷款,是时代赋予人们的新兴金融形式。对于大学生这个纯粹且特殊的消费群体而言,校园网贷利弊双生,不能因为现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就采取简单的“一刀切”方式。

在教育层面,学校和家长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性消费观,解决实际消费能力有限与消费需求旺盛之间失衡的问题,避免因过度消费而身陷贷款泥潭。此外,学校应当加强财商教育和普法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金融和法律知识,遇到问题能进行理性分析,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金融监管层面,应当正视正规校园网贷平台的积极作用,承认其合法地位。同时加强监管,统一市场准入机制,合理设置消费信贷额度和利率,提高核心信息的透明度,建立大学生的资信和承债评级模型,建立第三方资金托管制度,规范催收活动。构建商业银行与校园网贷平台共同发展的机制,满足大学生的日常金融需求。

在法治层面,立法和司法部门应明确“校园贷”涉及的各类违法行为的性质,坚定治理并高效打击“校园贷”犯罪行为,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校园网贷是个综合性问题,需要教育、金融监管、立法、司法等多部门统筹治理。解决当下高校“校园贷”问题,应当采取疏堵结合的综合治理新思路,使其回归良性循环的网贷正途。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

作者:邵胡敏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