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预付卡风险不能总让消费者兜底

2019-11-25 11:42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绍兴“韦博英语”门店突然关闭,在册学生172名,每人学费余额万余元要“打水漂”;“悦享健身”世茂店经营场地还未租下,竟然卖出200多张预售卡,承诺今年10月开业却迟迟未兑现;越城区白鹭金滩小区门口的“震轩”美发店突然“变脸”,消费者继续使用充值卡需加钱激活……近期,预付式消费纠纷频发,美容美发、健身和教育培训等领域均有发生。

近年预付卡消费日渐风靡,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本来“双赢”的消费模式,却不断演绎着“闹心故事”:节假日消费被限、退卡退余款难、商铺转让跑路……由于缺乏凭证和法律支撑,再加上金额数目并不大,不少消费者往往选择忍气吞声。欺诈的风险与敛财的空间不成比例,不良商家必然会无所畏惧。

毫不讳言,预付卡问题频发暴露出商家的信誉缺失,消费者的警惕性不足。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在预付卡这个“坑”里跌倒了一次又一次,理当“吃一堑长一智”。为此,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在办理预付卡时要多一些理性,少一点盲从,不仅不能被所谓的优惠“冲昏了头脑”,而且对商家本身也应做一个大体的了解和考察,弄清办卡的相关条款和消费细节,以白纸黑字而非口头协商的形式确定下来,用理性消费行为来保护自己、维护市场。

如何避免掉进预付卡“消费陷阱”?关键在于扎紧市场监管的制度笼子。当务之急,不仅要在立法上赋予消费者充分“用脚投票”的权利,而且应把前置性预防措施想在先、做在前,从而“倒逼”商家依法诚信经营,实现“良币驱逐劣币”。比如,通过格式文本条款明确预付式消费的买卖双方权责,并设置发卡门槛,限定卡内金额;又如,实施强制性备案制度,且必须缴纳足够的预付消费保证金。一旦发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不仅可以第一时间让消费者获得赔偿,而且商家“跑路”前也会三思,不会像现在这样简单地把店门一“关”了之;再如,建立“黑名单”制度,让不良商家处处碰壁、事事受限。至于有些商家卷钱跑路,应以诈骗罪严厉追究其刑事责任,让其付出“付不起的逃跑成本”……这些细致的功夫做到位,堵疏结合,软硬兼施,防范预付卡风险并非是无解的难题。

把预付卡风险降为零,我们可做与要做的,其实还有很多。当下而言,强化商家的诚信意识,提升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所有这些都应作为一项硬任务持续发力。

作者:徐剑锋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