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治理城市“牛皮癣”应刚柔并济

2019-11-25 11:41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近日,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与绍兴多家电信运营商联手,出台《关于建立处置非法小广告协作配合机制的实施意见》,对非法张贴、喷涂、刻写、悬挂、散发小广告的单位或个人,广告当事人逾期未清除,其通信号码将被实施停机处理,机主将被列入“黑名单”。(11月19日《绍兴晚报》)

非法小广告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他们出现在街道和居民小区的墙体、店面、门窗、地面、树木、箱体、围栏、电线杆等地,让一个城市的光鲜与体面大打折扣,成为城市治理的一大“顽疾”。小广告为何泛滥?除了广告背后有一条利益链外,还在于其违法成本非常小。广告发布者想啥时候贴就啥时候贴,想贴哪里就贴哪里,即便抓住了小广告张贴者,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但不少城市在清理“牛皮癣”上却花了很大力气,从以往的经验看,主要还是采用“你贴我除”的方法,费时又费力。很多时候,贴“癣”人和除“癣”人玩起了“躲猫猫”游戏,让管理者无从下手。因而,尽管群众投诉多、反映强烈,但城市“牛皮癣”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根治。

此次我市多个部门联手,从根源入手,对非法小广告上的手机号码采取停机处理,可谓是抓住了“牛鼻子”。在手机号注册实名制的背景下,“牛皮癣”上的手机号码一旦被停机,发布者不仅无法实现“广而告之”目的,就连正常生活也会受到影响,此外,相关部门还将对其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可见张贴小广告或许会变得得不偿失,精明的商家自然不愿意做“亏本生意”。可以想见,借助运营商的力量,从手机号码这个根源入手治理“牛皮癣”,是真正做到了“打蛇打七寸”,必然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成效。

然而,治理“牛皮癣”,也不能一堵了之。当前城市的“牛皮癣”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制假售假、涉黄涉赌、非法行医、办证等违法欺诈类广告;另一类是房屋租赁、汽车出租、家电维修、搬家等商业类广告。对于老百姓来说,第二类小广告发布的信息他们是有需求的,因此,采用“一刀切”方式杜绝张贴小广告的做法显得有些简单粗暴。

笔者以为,治理“牛皮癣”应刚柔并济、疏堵结合、区别对待。对于违法涉诈类广告,要坚决取缔,停机重罚;但对商业类小广告,张贴者大多是普通打工者,执法部门对其要柔性管理,以教育惩戒为主。同时,街道、社区也要为他们提供一些公共信息发布栏,进行统一张贴,既让他们能规范地进行广而告之,又能为居民解决实际需求。

作者:许程丽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