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上海火热进行,各地官员和客商赶赴展会,洽谈贸易,采购商品,以扩大开放的姿态寻求合作共赢的新机遇。据悉仅浙江省就有1.38万家采购企业、逾4万名采购商报名参展,从家门口寻找合作商机,承接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这对于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绍兴而言更是近水楼台、时不我待。
从官方提供的数据看,第二届进博会参展企业平均展览面积达到93平方米,比首届增加20%以上,签约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250家,首发的新产品、新技术预计将超过首届进博会。自动感知乘客生理状态从而调节车内环境的概念汽车、佳能1.2亿像素CMOS影像传感器……更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工艺、新应用实现了“全球首发、中国首展”。
全球大企业云集,各国新产品荟萃,进博会彰显了中国扩大开放的气魄,也为企业搭建了广阔的合作交流平台。以进博会为镜,可以照见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带来的巨大潜力,给经济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能。为此,国内许多城市和企业瞄准进博会商机,派出高规格商贸代表团集结上海滩,与国外参展商洽谈商贸合作,为搭建品牌供应链、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架桥铺路。
大项目人见人爱,好产品脍炙人口,然而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要让进博会上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工艺为我所用、为我所有,绝不是靠捡漏撞大运能够达到的,必须经过精心准备,靠实力、靠诚意、靠智慧才能抢得先机,承接到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把功夫花在改善营商环境上,把精力用在产业对接上,才是招大项目、引好产品的正确之道。
现阶段各地都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动力,把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落实到行政服务的方方面面,不仅审批时间大为缩短,而且服务诚意也细致入微。要想有更好的招数吸引大项目,唯有亮出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方能赢得客商青睐。比如在产业对接、人才支撑、技术引领上,政府和企业要拿得出“独门秘籍”,让引进的项目一落地,就能与上下游产业链对接,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和创新资源,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从更长远的目标考虑,引进大项目还要为今后产业延伸做好准备,使企业做强做大做长有更多要素保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进博会上的先进技术和精美产品,“乱花渐欲迷人眼”,让人有一种购买的欲望和冲动。然而这只是表象,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工艺,才是政府部门和企业参加进博会的目标所在。从自身产业特色着眼,为未来发展布局,精心做好招商引资的“各门功课”,才能有的放矢找到好项目大项目,交上一份符合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招商答卷。对于正在加速实现城市综合经济实力重返全国“30强”的绍兴而言,有备而行,择优而选,积极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更是势在必行、机不可失。
作者:华 文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