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集中力量开展秋冬季“蓝天保卫战”攻坚行动,重点是城市道路保洁抑尘、建筑工程运输车辆抛撒滴漏管理、餐饮行业油烟管控、露天秸秆焚烧严查4个方面,推进空气污染防治,切实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打好“蓝天保卫战”。(10月28日《绍兴晚报》)
用“组合拳”坚定不移地打好“蓝天保卫战”。实践证明,只要以铁的决心、铁的手段、铁的纪律抓紧抓牢、精准施策,就一定能让好空气“吸”以为常。
近年来,全市上下谋实招、出新招、使硬招,深入开展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大气治理行动,“共抓生态大保护”的良好格局正在形成,“蓝天保卫战”的良好态势正在形成。我们欣喜地看到,污染在减少,蓝天在增多。但从现场督查的情况看,无论是扬尘管控不到位,还是裸土覆盖不到位,这些都恰恰说明,大气污染治理成果依然比较脆弱,稍有松懈就会面临反弹的风险;而且,大气污染治理中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都得到了较快解决,现在剩下的大多数是“硬骨头”,要攻克的难关险隘还不少,必须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劲,坚定不移地留住朗朗蓝天。
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源头上看,企业排放、工地扬尘等是我市大气污染源的主力军,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等的贡献也不小。当下,“蓝天保卫战”的任务已经明确,责任已经落实,关键要以铁的手腕、铁石心肠,坚决打好打赢这场硬仗苦仗。一方面要抓重点,围绕烟气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建筑工地扬尘控制、交通运输整治等,在巩固已有治理成果的基础上,由点带面、由表及里,千方百计将排污总量压降下来;另一方面要破难点,以雷霆万钧之势狠抓“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克难,化危为机,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走出一条富有绍兴特色和生态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蓝天保卫战”,每一个绍兴人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只有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变绿”了,“绍兴蓝”才会成为新常态。于此而言,要把“同呼吸、共奋斗”贯穿始终,为打赢这场战役尽好分内的义务、做出“绿色”的改变,比如,少开空调、少放烟花、少吃烧烤;又如,杜绝秸秆焚烧等,一步一个脚印地“留住”蓝天。
“蓝天保卫战”迫在眉睫、不得不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要我们精心组织、精准施策,就一定能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绍兴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作者:徐剑锋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