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工程分包”背后的“坑”该谁来填?

2019-11-01 10:59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最近,越城区国金购物城玻璃幕墙工程项目的层层分包导致欠薪纠纷,最终引发两人“跳楼讨薪”闹剧。据报道,工程“层层分包”早就是建筑领域公开的秘密,同时还存在转包现象,可谓乱象丛生。

开发商只做规划与销售,建筑商只做中介与转包,一个大工程经过层层转包,就像“一鱼多吃”一样,辗转于劳务公司、大包工头、清工包头、农民工之间,一层层转手赚下来,只有工地上的农民工是卖力气在挣钱,到最后,恰恰是流血流汗的农民工拿不到工钱,这个“坑”委实有点黑。

“跳楼讨薪”不可取,“跳楼秀”主角已被依法处理。但“跳楼讨薪”的病根是“层层转包”,倘若不能及时终结工程转包,“跳楼秀”恐难以杜绝,农民工在正常途径解决不了问题,只好以出格行为博眼球求关注。对于工程转包,《建筑法》有明确规定:提倡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禁止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更何况转包过程中有不少不具备资质条件的单位在参与。

“层层转包”的危害不仅是“三角债”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更有可能影响工程质量。一大帮不干活的人在中层转手赚差价,利润层层盘剥导致低价揽活的包工头在建筑材料、施工环节等方面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以致工程质量下降,影响工程安全,引发纠纷。

既然有法可依,为何屡禁不绝?既然由来已久,为何久治不愈?“明规则”压不倒“潜规则”的背后,是什么在作祟?又是什么放任“层层转包”与层层盘剥?我认为是源头管理与执法环节出了问题,源头没有规范管理,转包没有机制约束,或者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太多漏洞,导致法规形同虚设,于是“潜规则”上位。其次,缺少必要的过程监控与执法打击,工程实施进程中,有关部门有没有进行明查暗访,有没有予以流程监管,有没有进行定期抽查,这些不能都是疑问,否则,法不责众,有法难依。

国金购物城的“跳楼讨薪”虽然是偶发事件,但背后却是一个随时准备“跳楼讨薪”的农民工群体,以及工程转包链上的利益集团,这个“坑”也到了该填平的时候了,只有监管到位、执法到位,才能真正保障农民工不跌进“层层转包”的“坑”里。

作者:钱科峰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