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奉献,一种炽烈的燃烧

2019-10-29 09:59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在中国实现“两弹一星”梦想的过程中,很多人奉献自己的一生。这其中,就有两个绍兴人——赵忠尧、钱三强。

他们都曾离诺贝尔奖只有一步之遥,但为中国核弹事业的发展,都牺牲了个人名利,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接力促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当别人对与诺奖失之交臂表示遗憾时,赵忠尧说:“我一生在为祖国兢兢业业地工作,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没有谋取私利,没有虚度光阴。”

钱三强和夫人何泽慧在北京一个四合院里,用两辆自行车、两台简易车床开始筹备中国核事业。何泽慧对丈夫说:“如果你不干这么多行政工作,早就得诺贝尔奖了。”钱三强说:“我是一个党员!”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拳拳心意。多么伟大的奉献!对他们而言,只要国家需要他们、核弹事业需要他们,他们可以奉献一切甚至生命。

纵览“名士乡·中国梦”全媒体报道,奉献,是每一位乡贤人生轨迹的共同底色。尽管所处的时代不同,从事的职业和事业不同,但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炽烈燃烧。对他们而言,为祖国、为人民奉献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

奉献就是,当时代需要我的时候,舍我其谁。在民族危亡时,秋瑾、鲁迅等挺身而出,高擎火把,呼唤民众觉醒;在国防积弱时,赵忠尧、钱三强等创新攻坚,为新中国的“原子弹梦”筚路蓝缕;当国家建设需要时,孙越崎、潘家铮、经叔平等一批专家学人勇往直前,强国富民……

随着时代巨轮的飞速前进,我们对奉献的定义也在与时俱进。在伟大的历史节点投身其中、把个人的成长和利益同祖国的进步和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奉献。同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自己的言行树立起影响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也是奉献。

省优秀共产党员、新昌县公安局80后辅警李安,收入并不高、经济不宽裕的他,捐款时却“一掷千金”,这种“尽我所能、蜡炬成灰”的精神,何尝不是一种奉献?广西百色因扶贫途中发生车祸而因公殉职的女村官黄文秀,年仅30岁,却化作一块坚定的铺路石子,用生命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的情怀。

用奉献,丈量出生命的长度;让奉献,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作者:何瑛儿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