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期待宋六陵真正“复活”

2019-10-27 09:58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自宋高宗陵寝去年入选浙江考古十大发现后,今年宋六陵考古发掘工作再获重要成果,二号陵园遗址考古发掘出了一处规模更为宏大的宫殿建筑基址,已标记为“孝宗陵”保护区。

宋六陵,江南地区最大皇陵,于元代被洗劫一空,帝后遗骸乱弃,地面建筑荡然无存。宋六陵虽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保护却无从谈起,因为无物可保,几丛古松成为皇陵唯一标志物。所以,从现状而言,宋六陵早已名存实亡,只留一个地名符号的存在。

然而,宋六陵并没有真的消亡,近两年的考古工作让这座江南皇陵“起死回生”,或者说浮出水面逐渐“显形”。从一号陵园的享殿、园墙、内皇堂等具体位置与规模的确定,到如今“孝宗陵”的发掘,使原本流于猜测的内容有了具体的物证,使宋六陵得以具象起来。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始于考古,但又不能终于考古,我们更应关注如何借考古之力让宋六陵真正“复活”。

从历史文化角度而言,任何遗迹都不能轻易复原,遗址本身就是一段历史的记载,复原无疑是一种冠冕堂皇的破坏,不值得提倡。但“复活”与复原是不同概念,“复活”是在不恢复旧貌的情况下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南宋皇陵文化,多角度多元化地加以保护和利用,不是简单粗暴地重建恢复。

加快文物研究是“复活”内容之一。通过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或主题活动的开展,考古为基,文化为辅,深化研究,多出成果,让宋六陵文化成为一门显学,这方面的成功典范如“敦煌学”足可借鉴一二。

规划遗址公园是“复活”之二。遗址是宋六陵的核心财富,而遗珍也不在于多,在于独一无二,就像圆明园的一堆残垣断壁,承载着历史,记录着国耻,残缺比完美更能引人遐思。所以,一个宋六陵,半部南宋史,建设遗址公园,让宋六陵更好地走进世人的视线,这才是复活之根。

冲刺“申遗”是“复活”之三。对于一个文化遗址而言,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终极梦想,前不久,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使中国的“世遗”再添新军,引起极大关注。宋六陵能成为下一个“世遗”吗?一切皆有可能,毕竟考古还在继续,宋六陵还在持续“复活”中,以申遗的标准来保护和经营这个文化遗址,还是大有可为的。

作者:钱科峰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