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文化博大精深,而绍兴拥有大禹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王牌”——大禹陵以及一系列禹迹和传说故事。因此,以建造大禹文化博物馆为载体来进一步传承弘扬大禹文化,对绍兴来说,无疑是责无旁贷、理应担当
党的十九大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大禹文化无疑是重要源头之一。大禹文化博大精深,而绍兴拥有大禹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王牌”——大禹陵以及一系列禹迹和传说故事。因此,以建造大禹文化博物馆为载体来进一步传承弘扬大禹文化,对绍兴来说,无疑是责无旁贷、理应担当。
一、建造大禹文化博物馆的必要性
大禹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大禹所具有的公而忘私的公仆精神、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顺应规律的科学精神、从善如流的民主精神、心系民生的民本精神、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德法兼顾的善政精神、崇尚节俭的廉洁精神,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建造大禹文化博物馆,集成大禹文化,弘扬大禹精神,能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大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流。这方面,“公祭大禹陵”无疑是绍兴打响大禹文化的一张“王牌”。从1995年开始的公祭大禹陵典礼,传承创新,不断突破。2006年6月,大禹祭典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祭典之一。2007年开始,公祭大禹陵典礼成为国家级祭祀活动。而建造大禹文化博物馆,可以成为绍兴打响大禹文化的又一张“王牌”,将极大提升绍兴大禹文化的制高点和权威性。从仪式感延伸至风气养成、文明素养的堤升,这正是绍兴在新征程中应有的新作为。
建设“东方水城”离不开大禹精神的引领。大禹是治水的典范,建造大禹文化博物馆,可以让大禹精神更广泛更详尽更适宜地弘扬,从而有利于水城建设及城市管理。建设水城要有特色和亮点,建造大禹文化博物馆,将使水城平添亮点,更显特色。大禹文化若在此集大成,加上河湖棋布,清水荡漾,粉墙黛瓦,名人辈出,拥有如此的天时地利人和,还有哪个水城是“缵禹之绪”,“因天材就地利”,2500多年来代有所成,终致独具特色?
二、以大禹文化博物馆带动景区开发
开发建设好大禹陵景区,应把建造大禹文化博物馆作为依托和基石。目前大禹陵景区的现状定位模糊而不确定,更多展示的是陵墓的氛围,而无景区的齐全要素,游客观陵看像走碑廊,祭期热而平时冷。要改变这个现状,就需要依托大禹文化博物馆的建造来带动景区的开发建设,从景区规划入手,以国祭为景区招牌,以大禹文化博物馆为景区之魂和亮点,整合资源,统筹谋划。
首先是要搞好陈列大纲。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大力利用已成功运行的场馆经验和现有的配套设施。第三是要充分依靠专家团队,挖掘整合和大禹有关的历史文化,包括从海侵海退到河姆渡,从断代工程到全球禹文化传播,再如诸子百家论大禹,秦始皇来越祭禹寻根,伯益和大王庙等。展示陈列时,要融合声光电3D视频场景再现等现代展示手段。第四是要大力拓展大禹文化的传播渠道,依托智能手机、互联网+、文创产业等,挖掘巨大的商机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守陵村及所属的禹裔馆禹祀馆,从门庭冷落到游客盈门,有力地说明了转型升级的可能和前景。绍兴大禹陵景区以前与“中国水利博物馆”失之交臂,今天不能再错过建造大禹文化博物馆的良机。毕竟,大禹文化是绍兴得天独厚的资源,而只有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更充实,幸福感指数更高。
作者单位 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
作者:徐智麟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