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南山之痛”,能否知耻而勇?

2019-09-23 09:01

来源:绍兴晚报

日前,我市对51个3A级及以上景区进行复核督查,3A景区嵊州南山风景名胜区被摘牌,吼山、千柱屋、百丈飞瀑、诸葛仙山等12家3A级及以上景区,受到警告或严重警告、通报批评等处分,并责令限期整改。(9月18日《绍兴晚报》)

这些如雷贯耳的风景名胜地,曾是绍兴旅游业的骄傲,有的还是外来游客打卡的网红景点,如今却经不起一次复核,不合格率高达2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令人惊诧。由此不难看出,有些景区满足于功成身退,缺少长效机制,滋生了一劳永逸的心态,甚至躺在业绩簿上不思进取,有失初心。

荣誉也有保质期,何况以服务为主的风景名胜地,软硬件质量下降,游客体验感变差,荣誉照样会得而复失。如果景区“拥A自重”,将“等级牌”当成“免检牌”,不在硬件和服务上下功夫提高,不在管理和安全上补齐短板,最终将自损形象自毁口碑。

被通报的景区中,有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卫生设施差,厕所革命滞后,旅游标识陈旧破损,垃圾分类没有实施等,与美丽的自然风光相比,这些都是管理的败笔,服务的瑕疵。投入未必巨大,补救未必麻烦,却最终成为景区的“通病”,这恰恰说明“问题景区”对旅游业的细节不够重视。这样的通病也并非一两天产生的,而是景区长期熟视无睹造成的。

前不久,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被国家旅游局摘了5A牌,在国内旅游业引起震动,当地政府深以为耻、彻查整改。这次嵊州南山景区与乔家大院殊途同归,摘牌之耻,不知能否让其知耻而后勇,整改到位,重返3A行列?自然有待后效。当然,南山景区摘牌,不仅仅是“南山之痛”,更为全市旅游业敲响了警钟。通过这个鲜活的反面教材,那些走在创A牌与保A牌路上的景区,应该从中看到“创牌不易、保牌更不易”的责任与使命,从而自觉维护景区声誉,不断强化自我管理,以免被摘牌打回原形。

目前,我市正在全力打造以“三大文化旅游带”为载体的“全域游”。80%的乡镇和50%的乡村在冲刺A级景区,一方面在攻城掠地扩大旅游产业,一方面却短板暴露,A级阵地丢失。顾此失彼的现实告诉我们,“创”与“守”都要长抓不懈,“全域游”需要全面提质。这次通报使景区家丑外扬,希望“南山之痛”,可为前车之鉴。

作者:钱科峰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