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把短板变成明天的增长点

2019-09-23 08:52

来源:绍兴日报

绍兴高质量发展的水平怎么样,并不取决于我们在哪些指标上领先,而是决定于我们有哪些短板。对于短板,我们应当予以更多的重视。

短板的另一面,是发展的潜力,是未来的增长点,但二者的转换并不容易,只有找准病根并对症下药,才有可能实现。

《2018年浙江省及11个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报告》点出的绍兴短板,不少人粗看会有些不解。绍兴是“亩均论英雄”发源地,也是全省首个在服务业中推行“亩均效益”评价的地市,也是全省最早设立“市长质量奖”并实现各区、县(市)及开发区政府质量奖全覆盖的城市,但这些全省首创的机制似乎并没有带来与之匹配的效益。在亩均税收、品牌企业和实施“浙江制造”标准企业销售占比、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等指标上,绍兴反而排名靠后。

在深入剖析原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并非我们不努力,也不能归咎于指标的设置不合理,而是绍兴的产业结构使然。由此可见,产业转型升级之艰难,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绍兴依然任重而道远。

这个事实也说明,绍兴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继续念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两业经”,一方面要推动纺织、化工、金属加工、黄酒、珍珠五大传统产业“去粗存精”,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新兴产业增加值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两条腿走路,不可偏废。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产业转型的道路上,没有一个城市一个国家能随随便便成功。1871年统一后的德国,其工业产品是低劣产能的代名词,二战后的日本,出口的商品以粗制滥造闻名于世。但是通过坚定的转型升级和严苛的质量控制,“德国制造”和“日本制造”最终享誉全球。

令人欣慰的是,在审视自身短板的过程中,绍兴已经找到了诸多行之有效的举措,奋力追赶的脚步也越来越坚定。当前,绍兴已经站在可以加速前进的最佳跑道上,只要坚定打好以“双城计”“两业经”“活力城”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坚定地执行落实好“1+9”政策体系,今天的短板一定可以变成明天令人瞩目的增长点。

作者:裴金红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