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猪肉价格坐上了“火箭”,不到三个月翻了不止一倍。受此影响,一些餐饮类涉肉品种不得不跟风上涨。绍兴老字号企业“同心楼”在面对记者采访时,除解释肉包涨价原因以外,还承诺:一旦肉价回调到一定程度,当前该店涨价的三款涉肉产品,价格也将作相应下调。
追求效益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如“同心楼”的肉包而言,光是肉馅的成本就占据约30%,加上面粉、燃气、人工、房租等各项成本,几乎无利可图。因此,要确保不以次充好、缺斤短两,并保证肉包质量,就只能选择涨价。这一无奈之举,相信大部分消费者是理解支持、愿意埋单的。
然而,肉价上涨是一个周期性、阶段性现象。当前国家已出台各项政策和措施稳定肉价,我市部分养猪场也在恢复养殖,养殖户饲养积极性正在回升,因此在随后几个月,生猪的出栏量必然会增加,一旦猪肉供应充足,肉价必然会逐步回落,意味着涉肉餐饮的成本也会同步下降。由此也引发消费者担心,餐饮企业涨价容易降价难。毕竟,老百姓已经坦然接受涨价了,要是肉价下调了,餐饮企业主动降价,意味着少赚一大笔利润,这可能吗?
要知道,做企业的立根之本是“抱诚守真”。企业怎么做,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最后转化为用脚投票。肉价上涨时积极主动调价,肉价回调后却装傻充愣,这样的企业,虽然从短期看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但从长期看,或许会逐渐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最终失去市场的认可。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早些年,国内成品油价格成为“众矢之的”,为啥?国际油价刚涨,国内成品油价也迫不及待上涨,国际油价跌了很久,国内油价却毫无动静,很多车主对成品油价格“肯上不肯下”的谴责声不绝于耳。为了给车主们一个交代,发改委牵头推出了成品油定价机制,实现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接轨,总算平息了全国车主的吐槽。
油价和肉包子,看似无关,实则道理相通。肉包子单价不高,但毕竟是老百姓每天都要消费的日常点心,因此,价格也要“能上能下”。“同心楼”作为本地的知名老字号餐饮企业,能够承诺并推出肉包“能上能下”的价格机制,相信能对餐饮企业起到带头和引领作用。我们不能要求肉包子跟油价一样频繁调价,但肉价降到何时肉包降价?降多少?老百姓期待有一个更明确的答案。对于其他涉肉品种价格“能上不能下”的餐饮生产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和老百姓都应该睁大眼睛予以监督。
作者:许程丽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