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应邀去一社区作青少年教育宣讲。宣讲前,不得不配合社区干部在其他主题宣讲教育的幻灯片前摆拍了一些照片;宣讲中,社区干部拉着各式横幅抓拍了不少照片;宣讲后,社区干部拉住来听课的中小学生,在“垃圾分类”等主题的横幅下合影,拿上各式工具在附近摆拍……一场宣讲活动下来,感觉台上的主讲与台下的受众不是主角,倒是拉着各式横幅忙前忙后拍照的社区干部成了主角。到宣讲团微信群中一说,各位宣讲老师都说“一个活动拉不同横幅”的情况很普遍,不止社区,很多单位或多或少都存在。
对“一个活动拉不同横幅”的做法,社区干部无奈地表示,上头各式各样的活动多,一一组织实施实在是“任重道远”;活动要求有照片佐证,那就多拉横幅“以此为证”。“一个活动拉不同横幅”,在群众眼里是弄虚作假骗上头、形式主义多噱头,背离了党性,损害了干群关系,丢掉了初心,影响了党的形象和公信力;在上级部门眼中是重留痕轻实绩,念歪了好经、做虚了实事,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主义代替了扎扎实实的工作落实。
“一个活动拉不同横幅”是形式主义,是对基层减负的背离,不只是一般的作风问题,也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多拉横幅不如多干实事,转变观念要唯实。上级部门要明白基层的负担在哪里,基层的所思所盼所愁是哪些,布置的任务、下达的要求应当不与实际脱节、不为基层增负、得到群众拥护。基层单位要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不唯上、只唯实,基层干部要处理好“大我”与“小我”的关系,兢兢业业干工作、实实在在抓落实。
多拉横幅不如多干实事,改进作风要务实。上级部门要少些衙门习气、多些主动服务,少些官僚主义、多为基层着想。不能以简单的检查评比代替工作,不要被“精美的材料”“漂亮的展板”蒙蔽双眼,而要以是否解决实际问题和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工作是否落实的衡量标准。基层单位则不能虚耗精力,而要表里如一,用实干考量实绩,更不必刻意留痕忽视最终成效,而要实事求是干事业、真真切切强服务。
多拉横幅不如多干实事,激发创劲要求实。留痕式管理本意是力避其造假,不料矫枉过正、用力过猛出现变味。上级部门要多动脑子,带好头作好表率,可采用第三方评价等办法,提升考核评价体系的含金量;也可利用技术手段整合共享资源等途径,找到符合基层实际的考核办法。基层单位要根植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得到好办法;要增强工作主动性,撸起袖子加油干,把工作做在平时、落实在全过程。
作者:石 剑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