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灯带不亮为何久久无人过问?

2019-08-20 08:55

来源:绍兴晚报

越城区延安东路两侧的人行道上,建有几条灯带。设置的初衷,大概是为了市民晚上在此散步,既能照亮脚下的路,又给夜绍兴增添色彩,不失为一件好事。可如今这些灯带有不少失去了光亮,并且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也不见有人过问,实在令人遗憾。

这种现象的产生,也许与当初设计建设不够科学、验收把关不够严谨,以致灯带很快就损坏有关,也与建好后几乎无人负责脱不了干系。这里要着重讲讲后者。其实,城市建设重建轻管的现象远远不止灯带,如有些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不时出现缺胳膊少腿、个别道路的路灯长期不亮、有的新建公园河水一直很脏等等。

当然,城市重建轻管的现象在其他不少城市同样存在,“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共同的毛病。其深层原因中的一条,与我们对部门和干部的业绩考核不够完善、不完全到位有关。我们的考核往往注重于完成了多少项目,而对项目建成后如何完善管理、良好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管,对失管的追责也往往不够到位,这就给人以一种项目建成了就万事大吉的错觉。

现在我国正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是指城市的管理高度智能化,但再智能还是离不开人对城市的精细管理。而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要建设得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有良好的“弹性”,这同样也离不开我们对城市的精准管理。

针对近日某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因暴雨多处出现内涝,“海绵”效果没有体现的情况,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陈前虎说,海绵城市建设是全生命周期的过程,“不能建好了没人管。或者重建设轻管理,不然建了也白建。”其实,所有的城市建设都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过程,从前期的规划,到设计、施工、建设,再到后期运营管理,都需要制定标准。有的工程需要几个部门协同管理,更要明确职责,各尽其职。总之,城市建设是一件好事,我们不但要为市民办好事,更要把好事办好。

作者:俞 风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