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指尖,有正义更要有责任

2019-08-12 10:16

来源:绍兴网

有一种力量,看似无形却极其有力,斑斓多姿却直指人心,这就是舆论。

百度词条解释,舆论就是公民在某时间与地点,对某行为公开表达内容基本趋于一致的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总和。有人的地方,就有新闻,就有表达,就会形成舆论。《晋书·王沈传》写道,“自古圣贤,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可见,舆论从古至今皆有之,不过是体现的形式、表达的载体不同罢了。

我国《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自由。这不仅是一项权利,实质上也是一份责任。因为,言论的力量不可小觑,它会产生“裂变效应”,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最终形成强大舆论。毫无疑问,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走到今天这一步,舆论的贡献无可替代。从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伟大力量和制胜法宝,不仅在于党始终注重运用新闻媒体传播真理、组织群众,也在于亿万群众自觉用正气的言论、正义的表达感染人带动人凝聚人。

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自媒体。2019年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如此巨大的网民数量,必会形成澎湃汹涌的网络舆论,对社会发展、事件走向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可见,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了新形势下社会舆论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值得欣慰的是,当前绝大多数网民积极唱响主旋律、自觉弘扬正能量,营造了积极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也用指尖那一抹正义的文字,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充盈正气。特别是,在一些具体的新闻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让事件的处置、事态的发展更趋公平与合理。这些都是时代进步的应有场景、指尖落下的应有责任,亦是广大网民心中的应有期待。

但不可否认,舆论的力量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正向的言论能够感染人,反向的言论同样可以误导人,此类案列国内外皆有之。网民是形成舆论的最初源头,也是核心要素。相信,绝大多数网民表达观点、发出言论,是因为其内心有正气、脑中有对错,说该说的话,写该写的字。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别有用心的网民踩踏道德底线、法律红线,发表不当言论、有害信息。毋容置疑,对于这些“另类”网民,在法律法规愈加完善、社会公德愈加自觉、查处技术愈加先进的今天,必然会有“审判”的一天、“惩处”的来临。因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公共场地不容道德践踏。

需要提示的是,很多正义的网民有时就某一新闻或事件发表言论,其实并非为真正的“正义之言”“正气之举”。何出此言?因为,说到底,网民不是当事人,并非通晓整个新闻或事件的经过。不可否认,一些网民的言论和观点,仅仅出自事实信息的“增减版”、某个当事人的一面之词、其他网友的一己之见,甚至不法网民的蛊惑之言等。这是极其危险的——信息非对称之下的舆论生成,很有可能就是一次踩踏公平与正义的“误伤”。从众不一定是正确,反转不一定是终点。唯有正义之下的负责任的话语和字词,才会对事件的发展和处置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网民的指尖,要有正义,更要有责任。这个责任从哪里来?就是要以敏锐、细致和辩证的眼光,认真审视眼前的各类信息,从细节的反思、逻辑的反问、观点的反差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穿云破雾、靠近事实,从而发表负责任、真“正确”、有价值的言论。如此,网络舆论才能与公平正义交相呼应、与社会进步同频共振。

作者:于绍平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