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2019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天津开幕。论坛以“融合与变革:中国网络媒体发展新跨越”为主题,全国258家网络媒体、800名嘉宾出席论坛。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在2019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一经报道,迅速引起广大网友热议。
曾几何时,很多人都喜欢网络热传的一句话:“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这段择偶标准,何以成为当今不少年轻人的婚恋世界观?究其原因,这句话包含了两个引发共鸣的观点:其一,选择婚恋对象,既要有颜值,也要有才华和人品,三者缺一不可;其二,从颜值到才华,再到人品,其重要程度,应当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与这句择偶良言一样,庄荣文主任的致辞,何以在网上蹿红,特别是被很多新闻宣传领域的同仁转载议论?归根结底,是因为致辞的内容触到了社会群体的某个点,产生了极大共鸣。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信息内容深度共享的当下,作为一名网络评论创作者,于笔者而言,这个点核心就在一句话——“要对准受众‘方向标’”。
不可否认,当前网络评论领域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精品纷呈,一大批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的网络评论作品走向大众视野、深入群众脑海,在营造积极健康舆论环境、凝聚党和国家强大合力、促进社会繁荣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也不乏有很多优秀的文艺评论作者,期待写出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的影响深远、永载史册的好评论。但也不得不承认,当前一些网络评论仍然缺乏“地气”,点击量、转载率不高,群众反响不强烈,在发挥网络评论的社会效益上不够充分。写给自己看、写给审稿人看、乐于做标题堆内容等现象和问题,仍是广大网络评论作者需要竭力走出的“怪圈”。
网络评论的受众是广大网民。怎么样让各个层次的网民,都愿意翻翻评论、读一读内容、留下些想法,是网络评论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的确,网络时代,评论就在一个“快”,但问题在于一味求快、粗制滥造的产品,很多时候是在自娱自乐、利益变现,无异于一堆粗鄙的文字。那么,如何写出广大网民真心喜爱的评论?笔者认为,精华就在那句择偶良言之中。
其一,始于颜值。入不入得了网民“法眼”,第一印象很重要。而这个第一印象,往往就在文章标题、行文形式、内容摆布等方面。就是要突破固有写法,避免循规蹈矩,反对刻板僵硬,不要总是几段式的行文,避免空话套话的庸俗,防止嚼之无味的堆砌,关键还是把握“既不做作,又要打扮”的原则,瞄准分众化的需求,让标题更有吸睛功力、形式能够突破常规、内容可以循循善诱等,真正让网民在翻阅中想停留、点进去想品读、读过了有思索。说到底,就是要将评论做成“有意思的产品”。
其二,陷于才华。文章的思想和内容是核心和灵魂。再巧妙的形式,也是服务思想和内容的传播。信息大爆炸、更新快节奏的时代,网络评论容易陷入浮躁、肤浅,而放松了对思想的深挖和内容的打磨,“快写好出手、慢写出不了手”成为了网络评论写手们的“潜规则”。也正是如此,网络上不乏有一些评论有一些浅、有一点空,少了一些情感、少了一点味道。评论,关键在评,重点在论,既要摆事实,也讲道理,更要见思想,这是网络评论得以传播、影响网民的生命线和压舱石。作者的才华,恰恰体现于此。网民喜欢看、主动转、真心赞,就是在评的有道理、论的有思想、写的有感情。
其三,忠于人品。网络评论,归根结底是为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服务。不管技术怎么演进、形式怎么创新、文字怎么摆布,都要把牢导向“定盘星”——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凝聚亿万网民,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文品,更是人品。网络评论只有毫不动摇坚持正确方向,才能不失掉根本,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唯有如此,亿万网民才会在创作与品读评论中升华思想、砥砺前行,与时代和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共行。
作者:于绍平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