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让志愿服务为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2019-07-31 10:23

来源:

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强调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7月25日《人民日报》)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不仅是结果性的定义,更是科学的发展理念。因为,志愿服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志愿服务发展得好不好,是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同样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并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赋予志愿服务更丰厚的时代内涵、讲述新时代更动人的雷锋故事,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助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

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自古就包含志愿服务的精神元素。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换位思考,“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的兼爱精神,从楚怀王雪中送炭的佳话,到雷锋精神的诞生,可以说志愿服务的基因,一直传承在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伴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志愿服务领域建设,从2014年2月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到2016年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再到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以及2017年9月国务院颁发《志愿服务条例》,一系列顶层设计和制度护航,让志愿服务的种子遍撒神州大地、花开世间角落,扣人心弦的事例不胜枚举。这些,都从另一个角度,述说着中国发展的美好故事。

城市的发展,要有“爱”的传承和文明的温度。这是一座城市吸引人的内在魅力,留住人的感人理由,发展人的文化内涵。这也是一座城市扬起高质量发展风帆劈波斩浪、行稳致远的内在要求和现实所需。志愿服务,不求私利、不图报酬,旨在服务他人、造福社会,就是一座城市打造“和”文化、“合”精神的最好切入之一。因此,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呼唤志愿服务的光芒能够洒满社会每个角落,而这最关键的就是要吸引社会大众自觉参与进来,形成一种高度自觉、一种生活习惯和一种社会风尚。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潜在的向善冲动,每一个也都有需要他人给予帮助的时候。事实上,有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孤立无援的冷漠;只有你帮我一把、我拉你一次,我们才能战胜万难。正如《爱的奉献》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志愿服务这个舞台,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是导演。期待,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争做志愿服务的传播者、践行者、引领者,演绎新时代美好故事、彰显新时期党员风采;广大社会组织能够胸怀大格局、心向真善美、提高专业度,在深接地气、与时俱进中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从供给侧实现改革提升;有关方面能够进一步建立健全倡导志愿服务的政策机制,让奉献得尊重、服务受认可、坚持有激励,鼓励“一辈子做好事”。如此,才能在传播和彰显志愿者精神中,共建美好城市、助力创新发展、推动时代进步。

作者:于绍平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