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近期是不是刚从上海回来?几号回来的?”“您来绍兴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4月6日晚上八点,记者在绍兴越城区府山街道白马社区见到正在拨打流调电话的董秀琛。
电话的听筒被胶带牢牢固定在头上,她两眼紧盯着电脑,快速点击鼠标,左手娴熟、灵活地敲着键盘录入信息,今晚是她值夜班,她需要随时紧盯着浙政钉群内发布的重点人员信息表然后拨打电话,这样的电话每天要重复成百次,对密接者、次密接者和中高风险人员,进行细致的电话询问,确保每一条流调信息真实可靠、迅速有效是他们的职责。
“把话筒绑在头上是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不用不停地拿起放下,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董秀琛告诉记者。
社区战“疫”有两个战场,一个是直面人群的查控和隔离,另一个则是隐身幕后的“情报工作”。
战疫“情报”就是“流调”工作,董秀琛和她的同事每天一起进行流调工作,一天要打近200个电话。信息一来,20分钟内必须核实,早一秒核实就少一分风险。待核实信息需要点对点一个个核实后将信息处理,有误的退回,符合的纳管。
面对流调工作的繁重任务,董秀琛从无怨言。“说累那倒是真的,但疫情期间,大家都很辛苦,跑楼、站岗、协助做核酸……流调只是其中一环,社区疫情防控中,每一环都很重要。”董秀琛说 。
董秀琛是千千万万基层流调工作人员每天日夜辛勤工作的一个缩影,他们是与时间赛跑的病毒追踪者,是社区防控疫情的“健康守门人”。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黄霄 张衎男 编辑:金哲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