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把宝宝交给托育机构,绍兴家长怎么看?

2021-08-17 16:36

来源:越牛新闻

今年5月,我国“三孩政策”正式落地,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如何解决“生得起养不起”的难题,托育机构建设备受关注。记者了解到,越城区正在积极开展公益托育机构试点。那么,全市托育机构建设情况如何?把宝宝交给托育机构,家长们放心吗?请看记者调查。

越城区首家非营利性托育机构开班

仅8人报名

“我们是政府主办的,主要负责的政府是区卫健局 民政局注册登记的非营利性托育机构。”小灵童托育园负责人徐爱意告诉记者,她原本是越城区城南街道高立社区的主任,去年底从岗位上退了下来,创办了这家小灵童托育园,这也是越城区首家非营利性托育机构,主要招收2-3周岁幼儿,今年4月开始试营业。室内使用面积近300平方,二楼有三间教室,可以容纳48名幼儿,各类卫生设施一应俱全。

开园时间为早上7点30分到下午5点,考虑到家长下班比较迟,托育园一般都会开放到将近6点。在人员配备上,徐爱意按照每7个小朋友配一位育婴师和一位保育员的标准进行分配。

现在,摆在徐爱意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招生。从4月份试营业以来,他们还只招收了8个孩子,为了刺激招生,现阶段,他们给出的是1800元/月的优惠价,但这个价格显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徐爱意向记者透露,为了开设这个托育园,她前期投入了40多万,虽然政府有相应补贴,但如果招生一直上不去,她的压力也很大。

托育机构数量不少

要想盈利有点难

随着三胎政策的推进以及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托育需求增长迅速,托育产业一度成为投资者眼中的热门项目。记者了解到,绍兴市营利性的托育机构不在少数。从2020年至今,柯桥区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的托育机构已有24家,越城区登记的营利性托育机构有13家。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托育机构的创办者大多是职场妈妈,生孩子后辞职创业。李兹琴就是其中之一,她在2016年开办了乐才智幼托中心,属于市区最早一批开设的托育机构之一。

五六年经营下来,李兹琴的这家托育机构基本维持在10人以上20人以下的招生人数,分两个班,每班配备两名老师,需要具备育婴师、学前教育、幼师等相关从业资质。收费方面,李兹琴的定价在每个月2000元以内,这个价格五六年都没有变过。她也向记者坦白,几年经营下来,亏多赚少,她甚至需要通过其他收入来填补这家托育机构的收支空缺。

记者也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虽然有专门的托育机构,也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早教班瞄准了这一市场,但我市托育服务的供需缺口依然存在。“十四五规划是托位数每千人要达到4.5,所以压力蛮大的,但是纯粹靠民营的话肯定是做不到的,肯定是要托幼一体的。”越城区卫健局基妇科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自己带、老人帮带、阿姨带

托育机构还有必要吗?

在经合组织国家中,3岁以下儿童平均入托率为34%。而我国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仅为5.5%,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但是同时也意味着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要不要上托育机构,选择什么样的托育机构,家长们都有各自的考量。

“他上幼儿园之前就这么几年 还是父母陪着比较重要 他明年3周岁要去上学了 这两年我觉得还是我们陪伴比较重要。”市民蔡女士的儿子今年两岁半,自孩子出生以后,她就全职在家带孩子,她不赞成在上幼儿园之前将孩子送到托育机构。

有意思的是,在采访中,记者也遇到了一位范大爷,他正带着3岁的孙子在小区里遛弯,对于托育机构的存在,他倒是很支持,“大家都送去(托育),老年人也解放了,这样我们老年人又没有自由生活的,绊住了。”

评论员:

托育机构良性发展

政府监管不能缺位

从政府层面,鼓励社会创办托育机构,可以帮助减轻家庭养育负担。但从刚刚的采访中我们也看到,目前一些家长对托育机构社会认同度尚不高,家长在选择时也会感到困难,其健康发展,需要多方努力。

绍兴文理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白文杰认为,早教和幼托这块,从市场发展的情况看 显然这属于一个蓝海地带。另一方面,白文杰也建议,从托育机构自身而言,要把好管理人员、保教人员的门槛关。从政府层面来说,加强监管,保障托育行业的规范性,同时加大加快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从教育层面看,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像幼儿健康管理和服务专业、早期教育专业等,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向行业输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内容来源:全媒体时空)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朱丽 见习记者 陈浩 编辑:孟周霞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