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晶琳,出生于1996年,绍兴诸暨人,独立插画师,诸暨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手绘和人物肖像画创作。
在东京奥运会跳水男子双人三米板比赛中,中国选手王宗源/谢思埸以467.82分的成绩夺得冠军,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了本届奥运会上的第11枚金牌。相信在屏幕前观赛的全国观众们,都忍不住欢呼。诸暨姑娘翁晶琳第一时间在微信上向谢思埸表示祝贺。与这位奥运冠军结缘,是从一幅画开始,昨天,她把亲手画好的肖像拍照发给谢思埸,约好等他从东京回国后寄过去。
翁晶琳画的王宗源和谢思埸。
与奥运冠军结缘
谢思埸是广东汕头人,中国国家跳水队队员,2015年,谢思埸首次参加世界游泳锦标赛,便夺得男子一米板金牌、混合全能铜牌。2016年,因为脚伤动手术,无缘里约奥运会。7月28日,谢思埸王宗源获得了跳水男子双人三米板比赛的冠军。
除了训练之外,谢思埸还特别喜欢欧美音乐和绘画艺术。
四年前,谢思埸偶然在一个社交软件上看到正在直播画画的翁晶琳,被她灵巧的笔触和笔下鲜活的人物所吸引,成为了一名“小粉丝”。训练之余,他会关注翁晶琳画画,还主动加了翁晶琳的微信,申请加入了她的粉丝群。
“有一次他跟我说,七七(翁晶琳在社交软件中的昵称),能不能帮我画张画,我很喜欢你的作品。”说起和谢思埸的相识,翁晶琳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也许平时对体育运动关注不够吧,当他发给我他获世界冠军时的照片,希望我给他画其中一张时,我还傻乎乎地问他是谁,叫什么名字。”得知照片中的人就是谢思埸,而他竟然是一位跳水世界冠军,翁晶琳激动地上网查阅资料,“世界冠军竟然默默地在我微信里潜水,他行事真的很低调!”
在谢思埸提供的照片中,由于拍摄角度问题,胸前的五星红旗未入镜,谢思埸觉得很遗憾。于是,翁晶琳用巧笔为他在左肩上补画上国旗,谢思埸看了连连道谢。
翁晶琳画的谢思埸。
巧的是,翁晶琳和谢思埸还是同龄人,在之后的相处中渐渐成为了朋友。
翁晶琳画的施廷懋。
认识了谢思埸后,翁晶琳对体育圈的关注大大提升,还为跳水冠军施廷懋画了肖像,深受对方喜欢。今年的奥运会,她特别关注跳水,当看到谢思埸和王宗源夺冠时,激动得跳了起来。而为两位冠军获奖时刻作画,她也是从第一时间开始准备,希望作为贺礼为奥运冠军庆祝。
和名人的那些事儿
翁晶琳的“出名”,还要从她的偶像周杰伦说起。
有一年父亲节,还在读大学的翁晶琳画了一幅周杰伦抱着女儿的肖像画。抱着小粉丝的心情,她想把这当做礼物送给偶像。于是,她在网上找到周杰伦在台北开的藤原豆腐店的地址,寄给了负责人Ken。Ken是周杰伦妻子昆凌的哥哥。为了能够传达到心意,她还在微博上私信给Ken,告诉他画是自己画的。
让翁晶琳没想到的是,两天后,Ken向她发来私信表示感谢,这让翁晶琳很受鼓舞。
后来,翁晶琳的故事被多家媒体报道,一度走红网络,周杰伦中文网还邀请翁晶琳画一个关于周杰伦专辑的精细素描系列。
翁晶琳4岁开始接触绘画,已坚持了20年。但不要以为她是“老手”,画画就会很简单,其实,每画一幅肖像画,都会耗费翁晶琳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构思到落笔,每一个细节,色彩的搭配,都非一日之功。
除了从曾祖父处习得的“童子功”国画,12岁以后她主要学习素描。但为了充实自我,翁晶琳几乎尝试了所有绘画类型。
在自学水彩和彩铅画过程中,她试着把彩铅与水彩结合,用水彩定画幅的颜色基调,用彩铅出线条细节,这种绘画手法在肖像画中是比较少见的。
在一次次的尝试下,她笔下人物肌肉越来越细致,画面色彩越来越细腻。从一代传奇迈克尔·杰克逊,到好莱坞女星斯嘉丽·约翰逊,最近她还迷上了易烊千玺,这些名人画像都在她笔下惟妙惟肖。
随着翁晶琳的“出名”,有许多网友都通过微博和微信找翁晶琳画画,让她有点应接不暇,“有些人会特地找到我,让我给他们画,有画偶像的,有画自己肖像的,还有些人会带着宠物过来让我给宠物画一个像。”
她说,能够引来世界冠军和更多朋友的关注,既是压力更是动力。
成为一名公益课老师
大学毕业后,翁晶琳曾到深圳从事设计工作。但在那样的氛围里,她好像找不到画画的初心了。她辞职去了一家画室,意外发现自己很喜欢和小朋友们在一起。
2019年,翁晶琳回到诸暨,成为一名独立插画师,并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线下实体工作室——七点共享艺术空间,以全年龄段的美术培训、插画设计、手绘定制为主。
为什么叫取名叫共享艺术空间?翁晶琳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没有年龄与性别的限制,她想为美术爱好者们提供丰富的画材和舒适的创作环境。
插画班、创意班、成人班……两年多来,翁晶琳把自己对画画的理念传达给更多人。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也收获了孩子们和家长的好评。今年,她的学生侯丁悦的作品《国粹之美》参加第八届ICAC国际少儿美术大赛,获得银奖。8岁的侯丁悦觉得,“七点艺术”是个充满欢乐、笑声的地方,一走进去,就会拿起笔开始画画。“晶琳老师很细心,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教起来很认真,会点评出画错的地方,我很喜欢晶琳老师!”
2019年,翁晶琳被聘为吾欣学院文化创意艺术导师,开启了她的公益之路。第一次活动是那一年的全国助残日,翁晶琳和大唐街道残联一起组织了一场残疾人丙烯画技能培训活动,不少爱好绘画的残疾人朋友主动报名参加。考虑到参与者中或许有人无法拿笔作画,她特意设置了手指画教学。课堂上,虽然大家有的手部有残疾,有的视力有残疾,还有的本身肢体协调力较弱,但是每一个人都非常用心地临摹,享受艺术带来的快乐。而此后,她把更多快乐带到诸暨的公益活动和公益课堂上。“在活动中大家露出的笑容,是我最大的收获吧。”她说。
(内容来源:诸暨西施眼)
作者: 编辑:钱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