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7月7日5时5分,我们将迎来“小暑”节气。
与夏至相比,小暑白天已经开始变短了,但是气温却一直在升高。
《说文解字》中说:暑,热也。小暑就是小热,还不到最热的时候。农谚有“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的说法。
夏至之后的几十天,被先民形象地称为“暑”。
小暑时节,热则热矣,却有着独特的生活美学。“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朱自清闻名于世的《荷塘月色》就写在一个小暑的月夜。
小暑时节,恰是梅雨结束的时候,阳光正好,古时百姓晒棉袄、书生们也要晒晒书本字画,这叫做“晒伏”,经过这样一晒,衣物书画一年之内都不生虫、不返潮。
现在很多人不用知道小暑跟农业丰歉的关系,但小暑期间的暴雨、泥石流却给一些人带来了危害。成语“水深火热”在小暑等暑期里表现得极为充分。人们刚刚躲过暴雨,就又进入了“上蒸下煮”的火热难耐的境地。
小暑还有很多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习俗。萝卜、鸡蛋、羊肉、苦瓜等等,成为各个地方饮食方面的应景材料,而小暑“食新”也成为很多地方共有的习惯。
小暑节气的民谣说,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关于尝新麦新谷,大概春秋时代就有这样的说法了。
在绍兴,则流行吃藕、吃黄鳝,谚语云“小暑黄鳝赛人参”,藕与黄鳝在绍兴皆有出产,又是小暑时节的时令菜,适合夏天食用。
小暑时节,天气虽然炎热,但也是阴气开始生长的时候,所以不能过于贪凉,而应适当使身体排汗降温,这样还可以排出体内的一些毒素,对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
但惜夏日长,且等清风来。
长夏漫漫,
愿你能寻一处清凉,
度一场清欢。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丽丽 严心愉 谢媛 张衎男 编辑: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