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德诚,今年26岁,绍兴诸暨工业新城派出所民警,警龄3年。
6月9日,他值班。当天深夜11点20分开始,值班室里的电话响个不停,好像在应和着窗外陡然增大的雨。
11点30分,他带上两名协警出发,目的地是陶朱街道下水阁村,警情都是水淹了家门,财产受损。
以为就是平常的出警,他却怎么也想不到,这会遇到从警生涯最危险的一次。经历了生死一小时后,他苦笑:明明是条路,怎么变成河了呢!
“这会不会是我们拍的最后一条视频?”
与裘德诚的警车同时出发的,是另一名同事石柯炯,对方去的是里方村。
一路上,裘德诚又陆续接到进水的报警,大概有20多个。在大雨中,转移人员、登记损失、处置险情, 走走停停,到了12点20分左右,总算把最远处、下水阁村的警处理完毕。
回程路上,接到了同事石柯炯的电话,他们的车进水熄火,就在里方村的路上。那是山脚的位置,大雨引发山洪把路给淹了。一不小心,警车就瘫在水里了。
两地相距不远,裘德诚的车开过去,往常五分钟的路,整整开了十多分钟。等接上人,车开到上宅村和里方村Y型交叉路口的时候,突然发现水位高得吓人,能没了整个轮子。
裘德诚用手机拍了个小视频开玩笑:这会不会是我们拍的最后一条视频?
他把手机一放,下车看情况。此时村子早就停电了,借着车灯的光,发现前方路上、距离他20米远的位置横着一辆轿车,已经没的快看不到顶了。路宽4米左右,呈斜坡状,两边都是民宅的围墙。这辆不知道从哪里被冲下来的车横在那里,在路上形成了一个“堰塞湖”。眼看着雨越下越大,水越积越深,再不处理,就真回不去了。
裘德诚蹚水过去,想借水推开这辆车,身后不远处,石柯炯和鲁东威、刘沈锞两名协警跟着。一步一步,水漫到了大腿处,总算差不多要够到车了。突然一个浪从后面扑过来,他一个踉跄,脚踩到水下被冲刷出的深坑,失去了平衡。
石柯炯他们眼睁睁看着他淹没在水里,想冲过去救人。突然增大的水流不分彼此,把他们冲的站立不稳,只好抱住路边的一根电线杆。
好在,最后他被冲下去五六米后抱住了一棵树。
“我快不行了”
这时候,对于四个人都是进退两难。
三个人在路中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激流在腰部以上冲刷着,站都站不稳,更别说去救人或者推车。这样一来,反而是裘德诚更好些,他被冲到了路边围墙附近,有墙挡着,水流没那么大。
此时雨大风大,对讲机也被水浸得湿透,根本无法传递消息给车里的同事来救援。裘德诚想了个办法,借着水的浮力,攀在围墙上,慢慢地往回爬。
就在靠近三名同事的地方,他看到同事朝路边的平房喊着什么。借着车灯和微弱的天光,他看到屋檐下有一个老太太。
只见她撑在一张桌子上,起起伏伏的水拍打着她的胸口。她说,老头子瘫痪在床,快被淹死了!
一边是苦苦挣扎在激流里的同事,一边是急需帮助的老人。裘德诚“安慰”自己说:他们年轻,应该还能坚持。于是,他哗啦着水往平房游去。
老太太的手机进水了,只能当手电用。从院门进到屋子,再到老人的房间。此时,水已经到了裘德诚的胸口了。老人的床在最里处,借着手电光,裘德诚看到,一张80多岁的老人的脸。他躺着的木床已经浸没在水里,漂漂荡荡的。幸亏是手用力地支撑着上半身, 嘴巴才能勉强探出水面保持呼吸。但是看样子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裘德诚赶紧把老人抱起,放到木桌上。老人中风了,不能行动,但是手有力气,死死地抱着裘德诚——仿佛这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就这样,裘德诚一手抱着老人,一手拖着老太,趟过齐腰的水来到门外。他发现,水似乎越来越大了,在他刚刚走出平房,毫无防备的时候,突然一个浪过来,差点又把他冲走。
更危急的情况出现在石柯炯这边,由于一直在水流中间,不停地冲刷之下,他们体力已经耗尽。如果再不把他们解救出来,只要其中一个人放手,后果不堪设想。
他听见其中一位协警在大雨中喊:我快不行了。
“怎么办啊,看来今天我们都要死在这里了!”
老人暂时脱困,同事深陷危机。
裘德诚先让老太扶着老头待在刚好水流被挡住的地方,然后拆掉院门口的花坛围栏,让老人先抱着树稳住。接着他再攀着墙到了警车处,让司机把车慢慢地开过去,停在电线杆上方,挡住水流。
也借着这一刹那的缓冲,石柯炯三人脱困。
裘德诚又攀着墙冲进了激流。雨没有一点停的迹象,他一个青壮汉子都感觉身体扛不住, 更何况两位老人!
到了花坛处,抱起老人。这时候,车离他们也就两三米远,可是却像是天堑鸿沟!只要走出院门,汹涌的激流就能把人吞没。石柯炯他们试着扔救生圈、绳索,但根本无法到达。
试了好几分钟,都不成。裘德诚就让石柯炯他们先到安全的地方再想法子救人。眼见老人体力耗尽,裘德诚就抱着老人往花坛的高处挪,那样水浅一点,也缓一点。
但是老人实在没有力气支撑了,依然软绵绵的瘫在水里,随时会被冲走。无奈之下,裘德诚只得自己也坐上花坛,帮老人挡住水流的同时,两手穿过老人胳膊固定他的身体。而老太就在旁边帮忙拉着。
花坛最高处种着一棵大月季,浑身是刺,却成了他们的定海神针。不安份的激流,一会高一会低,一会左向右冲,一会右向左突,他们像落叶在漩涡里打转。裘德诚不知道这样坚持了多久,左手累了就换个右手抓月季的主杆,尖刺也仿佛不存在。实在不行,就让老人家自己抓牢,自己好缓口气再来。
更可怕的是,水流并没有缓下去,还越来越湍急,越来越深。
迷迷糊糊间,他听到老太在跟丈夫说:“怎么办啊,看来今天我们都要死在这里了!”
“相信我,要相信警察!”
事后,他的回忆里云淡风清,但是也承认老太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他最绝望的时候。
大雨,凌晨,激流,越来越高的水位,孱弱的老人,虚脱而冰凉湿透的身体,近在咫尺又像远在天边爱莫能助的同事,仿佛永远不会来的救援生力军。
绝望吗?绝望啊!但他知道自己是老人的支撑,自己决不能倒!
他抬起头,看到了老人的邻居们闻声而出,虽然也过不来,却打着手电为他们照明;看到了同事在不停地打电话,应该是在跟救援力量确定位置。他低下头,大声地对老人说,不会的,一定能得救的,相信我,要相信警察!
仿佛是在回应他,不多久听到一阵哗啦啦的响声,距离他被困处十多米的“上游”,一侧围墙倒塌了。路面一下子拓宽,水流变缓。
这时候,民安救援队也来了。不过,当时来的两个队员没想到情况是这么严重,只带了救援绳来。好在,毕竟是生力军,体力和经验都很足。救援人员固定绳索后,慢慢向他们靠近。
最终就救援队和附近村民的帮助下,老人被抬出了激流,然后安置在高处的邻居家里。
回到车上,时间是6月10日凌晨1点40分。这个惊心动魄的一个小时救援结束。
凌晨4点40分,在石柯炯的朋友圈里,两人有了这样的对话——
石柯炯:谢天谢地,四个人捡回一条命,在那一刹那,我以为生命就到头了。
裘德诚:我当时都想起我的亲人了!
回到派出所,洗澡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浑身都是伤。有的是摔的,有的是抱着老人趟水的时候被树枝挂的,有的是月季刺的,连裤子都破了。但是,当有两位老人生死攸关需要帮助的时候,作为民警,有其他选择吗?
7点交班后,他躺在床上,刷着手机。新闻里这样说,6月10日凌晨,诸暨出现高强度、短时间、突发性极端天气,是诸暨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降水。其中,雨量最大的陶朱街道白门241.6毫米。
那就是他出警的辖区。
(内容来源:诸暨西施眼)
作者: 编辑:钱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