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末,安徽小岗村
18户人家开会盟誓,
大家按下手印分田到户时,
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悄然诞生。
彼时在绍兴,
经济改革的冲动也在坚冰冻土下缓缓涌动。
1980年夏天,
时年30岁的绍兴诸暨栎江公社
桥亭村第十一生产队队长王全才决定,
将全队的70多亩晚稻田
通过抓阄分给88位社员,
一场“小岗村”式的试验拉开帷幕。
桥亭第十一队分田到户的消息传出去后,
迅速引起轩然大波,
敢于吃螃蟹的王全才命悬一线。
离传票时间越来越近,
就在这时,转机出现了:
一位县干部下基层时了解到相关情况,
他写了一篇报道,
刊登在1980年10月6日的《浙江日报》头版头条,
正是这篇报道,
让桥亭和王全才的命运峰回路转。
到1982年,
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此后不到2年时间,
绍兴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施妍静 许文超/视频 迟东和/配音 编辑:施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