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中国天文年历》显示,今天16时54分我们将迎来“惊蛰”节气。
到了此时节,“数九寒天”正真的结束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绍兴正式步入“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的仲春时节。
(点击播放视频)
惊蛰通常在每年3月5日至3月7日之间。它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春雷炸动,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过冬的虫卵也开始孵化。这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而此时绍兴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传统农事历书《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古人于惊蛰日,多会吟诗赋词,寄托情怀。
陆游在《春晴泛舟》中云:“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袅袅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 真。”意思是说,年轻人不要嘲笑老迈的人。春天来了,老年人仍有勃勃的生机。春雷一响,整个宇宙都是新气象,人自然也该有新的气象。
惊蛰雷动,虫蚁开始活动,逐渐遍及田园、家中,或滋扰生活,或殃害庄稼。因此古时到了惊蛰,各地民间均有不同的“除虫仪式”,绍兴也不例外。古时候惊蛰当日,人们都会手持清香艾草薰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
大多时候,惊蛰这一节气处于二月二“龙抬头”和二月十二花朝节之间。
旧时江南一带,惊蛰过后的农历二月十二,乃是百花生日,名曰“花朝”。家家都要祭祀花神,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幽人韵士,赋诗唱和。姑娘们则把红纸粘在花枝上,称之为“赏红”,以求今岁月圆花好。花朝节也叫“挑菜节”,到野外挑挖、拾掇各色新鲜的菜蔬,用来做成应时的食品,由此形成节会。
绍兴有句民间谚语:“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惊蛰,是种子的节日,也是春耕开始的日子。“春雷响,万物长”,“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成为了祖祖辈辈数千年来信奉的农耕圣经。
惊蛰一到,万象更新,
春光灿烂、百鸟归来。
而当第一声春雷响起,
窗外桃枝上一粒花蕾轻轻绽开,
那是春天,万物苏醒的声音……
桃花三月、春风十里,
祝愿大家
不负春光,不负自己!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丽丽/策划 严心愉/手绘 谢媛/设计 张衎男/视频 编辑: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