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留下了一个未写完的章节

2019-11-01 08:43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陈刚和他的书。

10月28日,新昌知名学者陈刚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75岁。他生前所著的《人民司法开拓者梁柏台传》,被中共党史学家石仲泉认为是“对于中国共产党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作出了两大特殊贡献”,填补了梁柏台这一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空白,并昭雪了梁柏台夫人周月林的历史冤案。

陈刚把自己的后半生都倾注在查访、研究梁柏台生平史料上。听到陈刚去世的消息,新昌史学界人士无不扼腕叹息。陈刚一生写了多本关于梁柏台的书,唯独《寻亲》这一章节久久未能圆满。没能找到梁柏台留在苏联的儿女的下落,是他一生的遗憾。

填补了一个研究空白

“看过陈刚老师写的《人民司法开拓者梁柏台传》,我们才发现以前对梁柏台了解得太少,原来他是中共党史上如此重要的人物。”10月25日,来自全省30位法学专家参加了在新昌县举办的“名士乡·中国梦”梁柏台烈士法治精神主题研讨会,会上有专家这样感慨。

1982年4月,刚调入新昌县党史办公室工作的陈刚,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征集梁柏台资料。然而,当时家乡人民对梁柏台的了解并不多,只知道他很早就参加革命,去过苏联,在中央苏区工作过,其他就不清楚了。当年陈刚跑遍整个县城,收集到的资料寥寥无几。

怎么办?陈刚和同事商量后,决定沿着梁柏台的生活轨迹“从头走起”。他们来到梁柏台的家乡新昌县新林乡查林村,日复一日走访梁柏台继子梁志洪、小学同学以及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搜集梁柏台少年时代的资料。梁志洪提供了与梁柏台有关的100多件遗物,包括日记、作文、信件、书籍、高小毕业证书、贺礼本等。这些遗物后来成为陈刚写《人民司法开拓者梁柏台传》的第一手资料。

1983年,陈刚一行走访了梁柏台战斗、生活过的32个地方,访问了24名老红军和革命老区群众。让陈刚兴奋的是,在江西瑞金沙洲坝松山下村,不少村民熟知梁柏台,村里的一口水井,是当年梁柏台帮忙挖的,村民至今还在饮用井里的水。

此后,一年又一年,陈刚与同事们循着梁柏台的革命足迹,走访了浙、赣、闽、粤、沪、京、晋、湘8个省市的60多个单位,行程达3万余里。

“我很敬佩陈刚,30年如一日在基层默默致力于党史研究。”为《人民司法开拓者梁柏台传》作序的石仲泉说,正是由于陈刚奔走多地,最终将一个近乎是一张白纸的资料,还原至390页近42万字的人物传记,使对梁柏台的研究开始进入“知之渐深的阶段”。

“我舅舅是一位做一件事可以死磕到底的人。”10月29日上午,陈刚的外甥王卫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舅舅生前婉拒了许多单位的聘请。在他生病无法说话的最后时刻,只要提到跟梁柏台相关的事情,他还是会有很大的反应。他真正是用自己的一生在调研、书写梁柏台的事迹。

留下了一个未圆之梦

陈刚生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们在走访中只要发现和梁柏台有关的东西,便一并带回新昌。遗憾的是,最了解其生平事迹的梁柏台革命伴侣周月林,只在1937年在查林村住过2个多月。此后的40多年,周月林音信全无。

1983年3月28日,通过多方联系、查找,陈刚得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周月林还活着!他立即顺藤摸瓜,跟踪查询。经过千辛万苦的艰辛跋涉,他终于找到了周月林。新昌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把含冤受折磨数十年的周月林接回新昌县定居。在周月林的讲述下,陈刚还原了梁柏台革命道路上的一段空白。但同时,周月林也将藏在心中许久的一个心愿告知陈刚,那便是她想寻找3个儿女的下落。其中一对儿女梁伟列和伊斯克拉,1931年被他们留在了苏联,之后再无音讯。小儿子沙洲出生在江西瑞金,寄养在一户农户家里,后来也失去音讯。

从那时起,陈刚每个月都要寄出数以百计的信件,请有关单位帮忙查访梁柏台的儿女。但凡亲朋好友去苏联、俄罗斯,他都不忘嘱咐一句,委托他们帮忙查找。他还发动身边所有人帮他收集一切关于梁柏台有关的书籍、资料。

经过新昌县党史办公室多方打听,梁柏台小儿子沙洲的下落终于找到,原来在抗战时期就在狱中夭折。但另一对儿女,依然没有音讯。

“陈老师把寻访梁柏台的儿女当成了自己的家事。”曾为《人民司法开拓者梁柏台传》做过校对工作的新昌县史志办副主任王东惠说,2010年陈刚因中风一直在治疗,听到中央档案馆有梁柏台的资料时,他爬起来,帮同事对接好相关的查档工作。那段时间,陈刚最想做的,就是去 中央档案馆或俄罗斯查阅相关档案,可惜因为身体原因他自始至终都没能去成俄罗斯。

“他走了,但是我们知道他还有一章节没写,这是他最大的遗憾。”这两天,不少老同事到新昌县殡仪馆悼念陈刚,其中就有新昌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黄志益,他与陈刚一起在研究会共事过,非常敬佩陈刚这位非常敬业的文史工作者,也深知这位老友仍有心愿未了。当得知由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推出的“名士乡·中国梦——今天,我们给您写封信”全媒体报道正在发起寻找梁柏台烈士儿女的相关报道后,黄志益很欣慰,他希望通过融媒体传播可以完成陈刚的遗愿。

发掘了一条“红色之路”

2012年,《人民司法开拓者梁柏台传》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发行仪式上,陈刚说:“我会继续研究梁柏台,也希望新昌能建好梁柏台纪念馆,组织好一支研究队伍,编好一套梁柏台丛书,让更多的人来研究他,使新昌成为梁柏台研究中心。

新昌县委党校梁柏台课题研究组组长赵连城说,这些年,新昌县乃至全省各地研究者研究梁柏台烈士法治精神,都以陈刚所著的梁柏台传记为基础。赵连成认为,新林乡成为“名士乡”,陈刚老师功不可没。目前,梁柏台红色教育基地已竣工。未来,还将以梁柏台家乡为起点,把党史、法制史、人物史联系起来,形成另一条红色教育线路,即中国红色司法之路。

新昌县县志主编唐樟荣在得知陈刚去世的消息后倍感哀伤。在他看来,新昌有两条重要的路,一条是竺岳兵先生率先倡导研究的“浙东唐诗之路”,另一条就是陈刚发掘的“红色司法之路”。“陈老以甘于寂寞和坐冷板凳精神,为新昌地方革命史甚至中国革命史补写了光辉篇章。”唐樟荣说,眼下新昌正将新林乡的红色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并加强与全国其他红色教育基地的互动,甚至还通过媒体挖掘梁柏台在苏联学习工作10年的相关资料,这正是对陈刚老师最好的告慰。

“陈刚老师无论是对梁柏台烈士精神的挖掘,还是对整个新昌的红色旅游业的发展,都有不可抹灭的贡献。如今新昌县也在积极支持新林乡发展乡村旅游,我们希望把烈士家乡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世人,把梁柏台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新昌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作者: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见习记者 周梦琪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