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天天3·15的关键在执法和监管

2023-03-28 14:01

来源:

2023央视3·15晚会过去已有些时日,但人们对此的热议甚至质疑仍不断。

我国在1991年举办第一次3·15晚会后,消费者对晚会是盼望和肯定的,因为通过晚会,打击了假冒伪劣商品,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大快人心;同时,通过暗访剖析,消费者防范能力有了提升,维权意识日益唤醒,识别假伪商品知识增加。然而近几年,人们对每年一次的3·15晚会多了些反思和疑问。比如今年3·15晚会揭露的用香精调配的假“泰国香米”,是记者暗访得知的,人们就问,那职能部门在干吗?科技的进步,暴利的诱惑,造假手段水涨船高,如何不让消费者“百毒不侵”承受伤害?有些侵权行为晚会前早就发现,为什么要到3·15才曝光然后处理?有些问题已持续多年,年年打假年年有,为何屡禁不绝,地沟油、瘦肉精、“毒生姜”、“僵尸肉”、黑作坊、敌敌畏海参、土坑酸菜,到今年的香精大米等年有,地沟油、瘦肉精、“毒生姜”、“僵尸肉”、黑作坊、敌敌畏海参、土坑酸菜到今年的香精大米等。江苏盐城滨海县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钢筋混凝土水泥管,施工方为节省成本选择了非标水泥管,钢筋使用量缩水一半,除了追究厂商责任,那么主管部门、建设方、监理方等部门责任是否也要给民众一个交待?

3·15晚会至今已有数十年了,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仍时有所闻,尤其是在食品基础建设等关系到人们生命健康和国计民生领域仍屡打不绝,有的还触目惊心,屡屡突破人们的心理底线。在“全面依法治国”不断深入推进的今天,在国家已在全面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上的背景下,连基本的食品安全都成为问题是不可思议和不可接受的。为此,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除了要增强消费者的防范和维权意识,强化对厂商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树立依法经营的典范等以外,我们更多的应该是行动。严格执法,强化监管,在对不法厂商处罚的同时更应突出对执法监管者的责任,终身追责。毕竟,市场经济环境下,在利益的驱使,为了逐利坑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甚至不择手段铤而走险,是应该在想见和防治的范围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只会让侵权行为成为“牛皮癣”,让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

作者:周国梁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