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聚创新之力勾勒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扬线”

2022-10-21 09:17

来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曲线,清晰地刻画出——创新创造越活跃,国家也就越强盛越自信。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到明治维新后走向强盛的日本,再到沙漠上的传奇国家以色列,他们之所以在很多方面引以为傲、引领世界,核心还在强大的创新创造能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非凡十年中,我们见证了祖国的蒸蒸日上,也经历了创新的“百花争艳”。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一系列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也彰显出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不断走向国际舞台中央。

创新,不仅是科技问题、民生问题,有时也是政治问题。“卡脖子”技术往往是西方国家制裁和打压别国的工具。我国在芯片、光刻机、重型燃气轮机、高端机床等诸多领域还有短板,容易受制于人、受到打击。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曾讲,要把美国“卡脖子”的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进行布局,集中全院力量聚焦国家最关注的重大领域攻关。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这些问题必须解决,而且必须要尽快解决。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以更高效率更强力量实现创新跟跑乃至领跑,确保把握战略主动和国家安全。

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一个个宏伟目标,都是民族复兴路上的里程碑,不光靠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更要靠全社会共同吹响创新创造的“冲锋号”。要用好“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在政策支持上更精实、社会导向上更鲜明、联动机制上更完善、生态优化上更全面,以系统思维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以博大胸怀择全球英才而用之,推动企业充分发挥创新的主体作用,政府、金融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积极提供要素服务和协作配合,切实让全社会瞄准创新同向发力,催生出创新之花遍地绽放的火热时代。如此,方能实现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型突破、高质量发展,让国家综合发展、重点创新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拥有话语权主导权。

聚创新之力勾勒民族复兴的历史“上扬线”,是我们重温辉煌历史的冲动和希冀,也是我们再铸辉煌历史的信心和责任。在历史前行的道路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期待,我们这一代人能够抓住历史的“机遇期”“窗口期”,勇挑创新发展的重担,与时间赛跑,和困难斗争,在世界争先,以创新创造之笔,奋力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壮美史诗。

作者:于绍平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