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胎”“三胎”陆续开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家庭陷入“有人生没人带”的尴尬局面。为了减轻育儿负担,我国一直盛行着“隔辈带娃”的解决方式,即由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来帮忙承担育儿责任。日前,南京一老人因索要“带娃费”将女儿女婿告上法庭,法院一审判决老人女儿女婿各支付老人7万余元带娃费。相关事件经媒体报道后,迅速成为热点话题,引发网友热议。
在我们身边,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孩子是由隔辈老人带大的,为的就是让孩子的父母们可以更好地投身于工作,没有后顾之忧。正因如此,这场老人向子女索要“带娃费”的案件才会如此受人关注,但该案件背后网友们的评价呈一边倒的态势,大部分网友都发声表示支持法院的判决,认为老人帮子女带娃应当索取辛苦费。看似合情合理的“隔辈带娃”,其实冷静下来想想,于法于理都是情分,而并非本分。从法律角度来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祖父母在自身有抚养能力的情况下,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孙子女才有抚养的义务。而从情理角度来说,虽然祖父母与孙辈仍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但他们的抚养使命早已从自己子女成家立业那天开始就已经结束,放弃原本安然自得的晚年生活,再度背上带娃的使命对他们而言已然是“超额工作量”,就算是老人们自愿承担,作为子女也绝不能视作理所当然。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在支持老人的同时,发出了“对无人带娃感到为难”的呼声。确实,对于大多数小家庭而言,请个称职的月嫂或保姆动辄就要七八千一个月,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相比之下,自家老人就成了“质优价廉”的最佳选项。虽然祖父母没有义务照顾孙辈,但在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要是碰上子女工作忙、工资低等情况,祖父母要想做到全然不管孙辈也并不现实。老人们愿意帮子女带娃解决后顾之忧,这本是好事,但不是他们的分内之事,作为子女要对老人们多一些体谅,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当然,面对日益老龄化的社会,“隔辈带娃”只是权宜之计,要想解决这一社会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群策群力,探索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法。
作者:戚高晟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