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让“非遗矩阵”成为文旅绍兴的新“网红”

2021-03-02 16:39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春节假期,鲁迅故里步行街、仓桥直街、书圣故里等地,随处可见游客排队购买臭豆腐的场景。不少游客提出,绍兴能否建一条非遗文化展示街,以便吃到更多的风味小吃,看到更多的民俗风情。(2月24日《绍兴晚报》)

绍兴臭豆腐是越地风味小吃的代表作,制作技艺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经过一千多年的延续,如今绍兴臭豆腐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录。虽然名气不小,然而销量不多,街头臭豆腐摊甚至还不如缙云烧饼网点密集,每到节假日,外地游客为了吃一串绍兴臭豆腐,得排很长的队。这从一方面说明臭豆腐颇受欢迎,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臭豆腐生意做得还不够到位。

除了臭豆腐绍兴还有什么可吃?当然有,大名鼎鼎的嵊州小吃就能让你吃上几天,还有非遗名录中的梁湖水磨年糕、夹塘大糕、紫阆黄公糕、道墟蒸羊肉等关键词,都对应着藏在深闺的地方美食,只是很多游客无缘识得。在绍兴的非遗项目中,小吃制作技艺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曲艺、民俗、传统技艺、民间故事、传统戏剧等可看可赏可互动的项目,但这些大多只流传于少数传承人之手,或者在一年一次的庙会上展示,或者在特定场合特定时间呈现。在绍兴现有的2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83个省级非遗项目以及261个市级非遗项目中,又有多少广为人知?又有多少成为文旅风景?由此可见,非遗文章还远远没有做足做透。

走进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能看些什么?不止山水,不止古迹,更有大量独一无二的越文化可以贴近游客可以延伸产业,特别是绍兴非遗,作为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量大质优,珍藏丰厚,只是大多藏在深闺人未识,或者仅仅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象征性地存在着,没有融入文旅事业,没有凸显市场价值,尚未走出一条非遗产业化之路,这既不利于非遗的传承与弘扬,更不利于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

让游客吃到更多臭豆腐以外的风味小吃,让游客看到更多名人故居之外的文化遗珍,彻底打通非遗的推广瓶颈,让只活在历史中的非遗项目蝶变出观赏经济、文创经济、美食经济,成为游客青睐的新晋“网红”。打造非遗文化街也好,开辟非遗旅游线也罢,甚至规划建设绍兴非遗广场,定期举办绍兴非遗大会,适时成立绍兴非遗产品研发中心,都将是对非遗项目产业化的有益尝试与深度传承。

绍兴非遗,仅有传承还是不够,需要从创新的高度去重新定位与解读非遗的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让更多的有识之士与文旅工作者解开非遗推广难的死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龙头,以文化为根脉,形成系统化的“非遗矩阵”,使之成为文旅绍兴的重要“网红”,成为游客了解越文化不得不到的打卡点。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在发展中发现价值,这是绍兴非遗项目群面临的现实课题,也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文创产业强起来的重要实践课题。

作者:钱科峰 编辑:黄靖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