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弘扬“慎独诚意”思想具有时代价值

2020-08-17 15:41

来源:绍兴网

“慎独诚意”是明代儒学大师刘宗周的学问宗旨,是蕺山学派的重要学术主张,也是我国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时至今日,“慎独诚意” 没有因为时代的更迭变迁而失去其现实意义,我们既要分析它在古时的意义和价值,更要注重它在现代新的意义和价值,寻找慎独诚意实现的途径,这不仅是记取历史、致敬先贤所需,也有利个人进行自身修养、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且对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知往鉴今,溯源先贤大知们的理论思想体系,有利我们更好地了解掌握理论内涵,并把它们转化为推进当下的重要生产力。“君子学以慎独,直从声外立根基”,真正将它应用到生活中去,引导人们抛弃虚假的消极的自我而走向真正的善良的自我,从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这是我们研究和弘扬它的目的所在。

“慎独诚意”具备现实条件。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刘宗周的慎独论之所以不受朝廷待见,是因为当时的大明已是千疮百孔、危如累卵,对崇祯来说,如何打退清兵,平息内乱、解决危机才是王道,至于“行尧舜之道”总得先保住江山才行。所以他只能选择“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而当下,中国已经傲立于世界东方之林,新时代呼唤高素质的国民和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的新型人才。“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慎独诚意”思想,不独是党员干部,就是普通民众也同样需要倡导,通过对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的高度理性自觉,营造一种相当高的道德境界,凸显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非凡魅力。

“慎独诚意”体现时代要义。任何理论的实现,既需人们的主观努力,也需客观环境的支撑,同时能够转移人心道德的,不是没完没了的说教,而是靠仁人志士的行为实践来引导,靠客观条件、大形势的变化。尽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逐步走向现实,但一些不太和谐的现象还是不容忽视:如,人与人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和理解,彼此之间坦诚交流越来越少,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工具和方式,而不是德性的体现,缺少人性思考和理性价值。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以诚为道德支撑的社会,没有诚,整个道德体系会崩塌,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功能会削弱。

同时,“全民健康才有全民小康”,笔者以为此处的健康除了身体健康,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人格健康,而“慎独诚意”这些理论恰好可以治愈这方面健康。慎独以诚为前提、本质即是诚意,诚意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前提,由内心的诚实现行为上的不偏不倚,将道德真正落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是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取得人格尊严和保障的基石。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全国人民一盘棋,更多的人以“诚意”给这个社会带来了温暖和阳光,这些真是美好生活所需。

“慎独诚意”呼吁正心正道。大凡真正代表人类美好精神的东西,总是能跨越时代、跨越国界、跨越民族和宗教信仰界限的。有人说: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讲求正心的历史,就是一部讲求修身慎独的历史,就是一部研修慎独、正心的历史。则21世纪的历史更应该是一部蕴含高度慎独、正心的历史。“正”是慎独的心,是诚意的魂。本正清源、正大光明、中正致和,“正”代表着深厚的政治、社会、人事规则和天地阴阳、万物和谐。修身在于正心,心正了,慎独诚意也就有了更宽泛的存在空间,选择的道路才是正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自律和他律并存,引导人们抛弃虚假的消极的自我而走向真正的善良的自我,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完己、超己状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法治与德治并举,实现社会进步与长治久安。

“人生而有欲”,在物欲横流,唯利是图的市场大潮中,人人都面临着“制欲”的考验。如何将“欲”自觉、理智地控制在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允许的范围之内,并且能“省察于莫见莫显”之间,这就需要有高度的道德修养,过好“慎独”关,最终达到“诚其意”。道无处不在,“慎独”这种高尚的精神情操就是这样。刘宗周提出“慎独诚意”,是希望进行普及,人人可为之。风帆正满,让我们在慎独诚意于正心的修养中坦然起航吧。

作者:赵飞霞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