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和国家邮政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高校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从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寄递管理、确保精准投递、优化新生服务、做好防疫消杀、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对各地教育、邮政等部门和高校、邮政企业提出明确工作要求,确保录取通知书寄递的安全、及时、准确(据8月3日教育部网站消息)。这一举措充分说明国家层面对高校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治原则着力保障寄递工作的法制化与规范化。
录取通知书事关个人前途命运。高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改变命运最有效的方式,尤其对于农家子女,高考对于改变其生活方式乃至整个家庭现状都是有效途径。如果说高考就像经济学中提到的生产工具一样,是可以将整个产出提升一个档次的契机,那么录取通知书就是钥匙,意味着经历十年寒窗的莘莘学子们将要抬脚迈入高等教育的大门,开启崭新的人生篇章。可以说,一张录取通知书,有可能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
高校录取通知书由中国邮政为各类高等院校、广大考生提供寄递服务,“邮政绿”与“录取红”就像是一对形影不离的CP,兴奋着一代代学子们。从录取通知书的制作与寄递演变史,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此项工作有多神圣、重要与光荣。
录取通知书寄递的法制化、规范化依然任重道远。如今信息技术发达、电子档案成为主要信息渠道的大背景下,冒名顶替的概率越来越少,但如何确保录取通知书安全、及时、准确送达,仍容不得出任何纰漏,毕竟这事关千千万万家庭的大事要事。
此次教育部和国家邮政局联合印发《通知》,进一步强调高校要健全录取通知书寄递管理制度,必须使用给据邮件方式寄递,确保寄递全过程可查询、可追溯和邮件安全;进一步规范高校与邮政企业的合同关系,明确双方的主体责任和监督检查主体,指出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人责任,将民事法律关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统统囊括其中,自始至终体现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治原则,使录取通知书的寄递服务有法律保驾护航,进而从根本上杜绝“历史遗留问题”重演。
从制度层面用法律为高校录取通知书寄递护航,于细微处见知著,既是对公民权利和利益的尊重和维护,更体现了我国法治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度发展,实乃民之所幸、政之所向、国之所望。时时依律则,处处得民心。目前,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已经陆续派出,考生们就坐享中国法治建设成果、坐等好消息吧。
作者:赵飞霞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