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在活化中传承非遗

——写在我国第四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

2020-06-15 11:27

来源:绍兴网

今年6月12日为我国第四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非遗是重要的文化遗产。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说:“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国家如此,地方亦然。

非遗是国家或者地方历史的见证、特色的体现及重要的资源,有国家或地方的基因,是灵魂、形象和软实力,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且不可替代。稍作留意就会发现,现在不少城市为了吸引大家去旅游在央视做广告,除了青山绿水,更多的就是以“压箱底”的文化尤其是将非遗作为“名片”展示。

如今不少非遗正在日趋式微甚至濒临消亡,需要政府出手。而如果只是为保护而保护,非遗也难以为继,即使保护了也只是“行尸走肉”,最好的保护方法是活化非遗。

开展群体活动活化非遗。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应该包括非遗。如越剧是嵊州市的国家级非遗,政府通过购买越剧大戏等方式,打造流动的“百姓舞台”,推进定点定时演出等活动。乡村和市区的文化广场上每天有自发的群众“戏迷角”。这些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更是让越剧非遗因为继续植根群众、活跃在民间而生生不息。非遗只有与群众文化生活深入结合才有生命活力。

深入课堂活化非遗。非遗传承需要群体,学校是传承非遗的重要阵地,且学校有开展校本课程、拓展性课程的需要。非遗部门应该牵头学校,切实开展活动。如嵊州城南小学从1996年起成立了首个“小小越剧团”,二十多年如一日培养越剧人才,获得多个越剧小梅花奖。如嵊州竹编是国家级非遗,嵊州市剡山小学开设了竹编校本课程,邀请非遗传人、竹编工艺大师进校园授课,让学生了解竹编的历史,编织作品。这些活动让非遗文化传承充满了活力。

发展非遗产业活化非遗。把非遗和旅游、文创产品结合,既发展经济又让非遗可持续发展,这是保护和传承的极佳方式。产业化开发,可以使非遗更好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实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如用非遗技术手工制作的手机套,因为古色古香、典雅大方受到游客青睐。在温岭有与非遗有关的一条街,主要出售非遗技艺的产品,包括食品和生活用品等,每到周末热闹非凡。这是文化建设功能的延伸,体现了城市文化的张力。在嵊州,把小笼包、榨面等非遗项目产业化,以统一的品牌经营,举办美食节等,体现了文化生产力。在政府扶持下,非遗产品的挖掘开发,还可以激活文创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非遗不能只深居在博物馆让人瞻仰,或者只写在书本上、挂在墙上让人了解、欣赏而已,唯有多措并举予以活化,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才有意义和生命力。

作者:周国梁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