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首《绍兴有你》歌曲刷屏网络,“卧薪尝胆,奋斗有你;浙江心脏,跳动有你!绍兴欢迎你!”这是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以歌言情言志,向天下英才发出的“求贤令”。筑好“黄金台”,抛出橄榄枝,新的人才工作格局正照亮现实。
古往今来人们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从未滞步。早在西周时期,太师姜尚就提出了“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的思想;管子从历史经验中认识到圣王之治“非得人者,未之尝闻”;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诸葛亮特别强调“举贤”重要性,提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方针;唐太宗提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著名论断;康熙主张“致治之道,首重人才”等等,这些论述从不同侧面揭示人才事关天下兴亡、社稷安危、国运盛衰的道理,使人才思想更为丰富,放至今日依然不失为经典。
当代人才观集前人思想之大成,吐故纳新,推陈出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推动力”,这些论断为新时期人才工作厘清了思路和方向。在智本社会,只有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高端要素集聚,才是产业发展的重点、着力点和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其中创新新型人才观很有必要,须以新的理念引领人才工作,不能局限于原有单一招人引人的诠释,而应将重点着眼于广义的国际化人文观的解读,打造“公共+开放”的人才综合开发功能区,创造条件让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当前,各地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频出高招“筑巢引凤”,改革机构配套政策,积极参与区域协作创新体系建设,探索跨越物理空间界限利用人才、资本、技术的有效途径,掀起新一轮人才争夺战的热潮。绍兴也不例外,发布引才“四大计划”、开启最强“引才天团”等,可谓求贤若渴,广纳英才,尽显古城诚意。
鉴湖越台名士乡。绍兴自古多人才。号角已吹响,不负“绍”华,创“兴”未来,尚有必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对外开放”向“双向开放”转变。既加强对专业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育,聚焦加快技术攻关,加大对科研人才的支撑力度,又聚焦基层人才,加强对本地人才的教育培养,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二是从“地区竞争”向“资源共享”转变,全球一体化、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有必要淡化地区竞争意识,在推动创新要素、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土地资源的共享利用来实现创新利益分享机制同时,推进人才工作的合作、交流与空间开发。三是从“为我所有”向“为我所用”转变。引人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促进人才在推进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故不能一引了之。要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从安家费、科研启动资金、人才创新激励制度等方面落实相关保障,出台政策加大技术改关、支撑力度,用法律法规让人才享受到城市的活力、便利和优势,使他们“安心”“动心”。要切实注重人文关怀和服务,用爱才的诚意、容才的雅量 、聚才的良方,优先提供孵化平台,简化创新公司注册流程,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既鼓励创新、创新有奖,又允许失败,放宽对人才约束条件,创造宽松、安全的工作环境,让人才们“暖心”“定心”。
万类霜天竞自由,不拘一格引人才。“近悦远来,云集景从”,绍兴的明天有你谱写的新故事、新奇迹。名士之乡在行动。
作者:赵飞霞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