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大力推进绍兴夜间经济发展

2020-05-18 09:00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前段时间,受疫情影响,居民消费一度沉寂。鉴于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23部门出台《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从我市来看,得益于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大手笔、大动作,今年一季度的消费数据好于预期。在发放消费券等诸多消费促进活动的刺激下,当前消费市场逐渐活跃,餐饮、休闲、居民服务等行业向好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在这个大背景下,大力推进夜间经济发展,让绍兴大消费促进体系有一个好的落地载体,对于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感、着力推进绍兴经济强劲复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绍兴发展夜间经济的优势和困难

作为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发展夜间经济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说历史、名人,单是古城、老街、黄酒、越剧、特色小吃,就足以让众多国人纷至沓来。由此,我们也不必像很多城市一样大搞灯光亮化,完全可以返璞归真,走出一条“夜间经济双城计”发展道路,为众多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提供样板。

同时,绍兴发展夜间经济尚面临不少困难。一是受疫情影响游客减少。在当前全球疫情走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如何在安全有序基础上吸引尽可能多的游客到绍兴来,阻力大、困难多。二是夜间项目凤毛麟角。绍兴众多景区基本上属于观光型景区,酒店大多属于单一住宿餐饮功能酒店,商业综合体基本上晚上10点就关门,夜间可游玩项目不多。白天的热闹与夜间的冷清对比鲜明,适合现代年轻人的书店、竞技吧、旱冰场、演唱会、音乐节、啤酒节屈指可数,更不用谈24小时营业的场所。三是政出多门难以统筹。夜间经济涉及财政、商务、文化、旅游、体育、发改、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诸多部门,也涉及文旅集团、公交集团、黄酒集团、公用事业集团等单位以及市、县、镇街三级,统筹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二、绍兴发展夜间经济的几点建议

商务部的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王府井超过100万人的高峰客流出现在夜市,上海夜间商业销售额占白天的50%,重庆三分之二以上的餐饮营业额是在夜间实现的,广州服务业产值有55%来源于夜间经济。既能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又能带动就业、复苏经济,在后疫情时期,发展夜间经济凸显出政府、企业、市民三者诉求的高度统一,潜力巨大。结合绍兴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设立“夜间市长”“夜间区长”“夜间县长”“夜间镇长”制度。夜间经济对经济有多重拉升作用?不仅直接延长服务营业时间,增加晚间消费选择,更是多维度地拉升了城市为游客提供的消费空间,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夜间经济也是一个城市从商业文化走向商业文明,展现城市发展水平和特色的窗口。基于这样的考量,上海已建立“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夜间区长”由各区分管区长担任,负责统筹夜间经济发展。另外,政策也鼓励各区公开招聘具有夜间经济相关行业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协助“夜间区长”工作。对此,绍兴可借鉴。

二是打造“夜间经济(或文商旅消费融合)示范街区”,放宽夜间外摆位管制。推进文化项目与商业场所、旅游景点、公共演艺资源、非遗、博物馆等的融合,使其在示范街区中得以完美呈现,增强消费者获得感、体验感与满足感。政策总是在曲线前进中得以完善,因时、因势采取最佳的管理服务方式才是重中之重。公安、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交通等部门要拿出具体可行的试点实施方案,并在实践中优化,争取成为促进后疫情时期经济复苏、消费繁荣的典型做法。

三是以“夜绍兴、幸福城”为主题,全市推出十大夜间消费专项行动、百家“夜间经济示范点”。如一批“夜购”点、一批“夜食”店、一批“夜宿”点、一批“夜娱”地、一批“夜读”点、一批“夜健”地、一批“夜听”场、一批“夜品”所、一批“夜美”点……要创设有效载体,让绍兴人能够全家出来逛夜市、听越剧、做美容、赏歌剧、吃夜宵,真正让绍兴夜间经济活起来、兴起来、旺起来、火起来。

作者单位 绍兴市商务局

作者:陈益峰 梁远洪 编辑:王颖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