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与书为伴,让平凡的人生灵魂有趣

2020-04-23 09:07

来源:绍兴网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日对外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报刊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所下降,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也带来了纸质阅读率增长放缓的新趋势。可以说全民阅读已蔚然成风,但与真正意义上的量质并行尚需时间的历练,有待全体民众更深层次的参与乃至主导。值此世界读书日之际,当我们去亲近阅读、审视阅读,让阅读不再奢侈,使热爱阅读行稳致远,便多了几分不应辜负之理由。

读书是浪漫的事。假如这世上有件人人可遇可求,又可与美好不期而遇的事,我想,读书当之无愧。就如博尔赫斯先生所言“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想想就有些脱俗诗意。更遑论它的节日——“世界读书日”的由来竟是如此浪漫唯美,传说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有一位美丽的公主,某天被恶龙困在深山中,勇士乔治发现后,单枪匹马应战恶龙,经过一番苦战,终成功解救出公主,公主便将一本书作为礼物送给乔治。从此,书便成为了胆识和力量的象征,人们也把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英雄救美与读书活动浑然一体,怎么看都不至于枯燥了,像极了我国古已有之的劝学诗句“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原是“悦读”,无论是数字化阅读还是纸质阅读,看似跟生活没有太多的关系,但会带给大家美好和喜悦,能够遇见,就唯有不负如来不负卿,别辜负,也别放手。

读书是最低的门槛。任何一个国家95%以上的人,注定是普通人,对此世界尚无破局之良方。而读书对于这95%以上的人益处甚大,会使我们成为社会地位虽普通,但在其他方面却较优秀的普通人,于浮躁之境淡定、盲动之际理性、奢华之时修身、清贫之中养性,这些素养至少能在95%以上的人群脱颖而出成为受尊敬的普通好人。“学而优则仕”,从前的读书人大抵是为了跻身仕途而读,且是千分之几、万分之几的幸运儿。如今却大为改观,最广大的普通人也享有无穷的读书机遇,只要有想法、有时间、有兴趣,人人可学、时时可读,可以说,公平平等在读书这事儿显得无可挑剔,“读书不苦,不读书才苦”,读书把芸芸众生分出了精神的高低,也为他们开启了光明大道。梁晓声先生曾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所以,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事,倘若放弃这个权利,不愿踏进这个低门槛的世界,只能说负了自己负韶华,在“学习型社会”将无处立足。

读书是雅致的包装。“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气质藏着她走过的路、读过的书,人俊更要多读书,外表美都是短暂的,唯有用知识和涵养修饰自己,如同披了件持久靓丽的外衣。读书和不读书的人言谈举止常常不在一个层面,比如读书人称美女是“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说帅哥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看到夕阳的余晖会赞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听着就令人赏心悦目,外加些小赞服。这次防疫战中,日本捐赠物资上写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多有文化、多有情怀哪,着实火了一把。 有人说:读书和运动至少有一个在路上。确实大道至简,养生和养育是人一辈子的事,运动可强身健体,读书可修身养性,都是需要积累,都是终生的活儿,都是不可或缺的修炼。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不管时光是否蹉跎了壮志凌云的匆匆岁年,是否深情了半生天涯的似水流年,平凡如吾等,还是多读点书吧,与书为伴,把向阳的灿烂留住,让平凡的人生自带阳光、灵魂有趣。

作者:赵飞霞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