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绍兴日报》以“化危为机 疫火重生”为主题,报道了我市一批在疫情中抢抓机遇、闯出新路的企业发展案例,很有启示意义。
在很多企业受疫情影响面临发展困境和销售难题的大环境下,我市一批企业和实体店却订单大增、出新出彩,这无疑令人艳羡。剖析原因,乃是企业没有在疫情冲击下坐以待毙,而是充分利用这次危机开发新型项目、创新销售模式,从而增强自身“免疫力”和竞争力。如嵊州小笼包将现售改为速冻,并尝试线上销售模式;海亮智造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蝶变”;等等。
当前,虽然很多企业已经复工复产了,但受疫情影响,面临的问题肯定比以前更多更复杂,发展也肯定更难更麻烦。如果一味守着过去的生产、经营和营销模式硬撑不变,销量和效益就不一定有,困境和难题也可能会接踵而来。在此背景下,企业和实体店要“化危为机”,无疑需要更多转型发展和“花式自救”。
比如一些知名酒店,就敢于放下身段“走出去”,在大门口摆起美食摊,还提供外卖服务,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采购。又如一些实体书店,面对疫情防控期间无人进店购书但宅家读书者增多的现状,及时调整思路,改变经营方式,积极挖掘出网上销售和送书上门的服务,从而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发展。一些企业则持续开展科技研发,不断推出拳头新品,始终占据市场话语权。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面对危机,不妨多一些逆向思维,通过智慧转型、错位发展、创新驱动,勇克时艰、勇渡难关,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作者:刘云海 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