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地陆续明确复学时间表,按下“暂停键”的校园,终于迎来了琅琅书声,曾经寂静的校园,如今春暖花开、生机勃勃。
疫情对日常生活、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来说,最真实的感受莫过于孩子教育被迫中断后产生的纠结和担忧。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家有儿女,家庭才有生气;孩子都能接受完整的教育,国家才能持续强大。少年强,则国强,琅琅书声,实在是人间最美丽的风景。
复学铃声和琅琅书声响彻了大江南北,回应了社会对教育的关切和期望,更传递了中国战“疫”的必胜信心。复学决策的出台,意味着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是“中国疫情已经基本阻断”的最好证明。琅琅书声,无疑与复工复产复市一样,也是胜利的脚步声。学校都复学了,心里就有了着落,有了希望。不负春光,在这个暮春时节,我们都从琅琅书声中读出了春意盎然。
在这个“史上最长寒假”中,中国经历了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所有的孩子都身临其境,成了抗击疫情的“小战士”。但线下学习的长期缺位,对他们无疑是另一种考验。复学实在来之不易,珍惜校园学习的时光,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必须看到,复学不代表战“疫”胜利,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仍然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不能让千千万万孩子的受教育权再次受到疫情的冲击。事实上,作为人员聚集、环境相对封闭的公共场所,校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很大程度决定了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能否取得胜利。加强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既要有压力感,更要有责任感。强化师生共治,学校、社会、家庭群防群治,必能夺取最后的胜利。
作者:范 军 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