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启动以来,柯桥区福全街道派专人指导农户做好机电维修、农资准备等工作,加快“机器换人”步伐。(3月20日《绍兴日报》)
优质、高效是现代农业的特征。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过程中,加快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的趋势不可逆转。而在诸多科技领域中,农机更应该独领风骚。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主体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的当下,提高机械化程度、实现既保生产又增收入至关重要,也必将成为绍兴更多村镇农业发展华丽转身的必选路径。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易。面对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资金,仅靠农民自我积累、银行贷款是远远不够的。农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扶持引导,农机推广同样如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政府在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进程中,不仅要树立鲜明的科技导向,而且应通过农机补贴、免费上牌等惠农政策,切实调动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化解农业发展“成长中的烦恼”。同时,还应大力推进农机作业、维修、租赁等社会化服务,支持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建设。这些做到位了,就能切实增强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信心和决心。
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倒逼农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同时,也要求劳动力结构调整跟上步伐。创新要靠人才,这就要求加快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职业农民队伍。农业部门要积极组织农机技术培训班,加强科技种田指导,不断提升农民素质;同时,还应教会农民适应市场、驾驭市场、驰骋市场的本领和办法,用市场化、信息化、科技化手段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依靠科技进步和农民素质提高来挖掘新的增长潜力,适应从靠天种养转化到科技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新常态,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作者:徐剑锋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