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一群人,他们无私奉献、不辞辛劳,连续奋战在社区卡口、医疗救护、物资生产、应急处置等战“疫”一线,默默践行着雷锋精神。他们就是绍兴青年志愿者。6400多人、近8000场次、20余万小时……据团市委统计,疫情之下,400多支各级各类青年突击队火线集结,他们把每一股细小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全力应战。
志愿者不计报酬、不计得失,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团结互助无私奉献,致力于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志愿者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点赞志愿者,更要用行动尊重志愿者、理解志愿者、回馈志愿者。
要尊重志愿者的辛勤劳动成果。这次疫情防控中,在武汉、在湖北、在全国城乡各地,处处都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从帮助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到义务为社区做排查、巡逻;从参加超市配送服务,到帮忙对街道进行清洁消毒;从自发组织爱心车队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到积极参加防疫物资运输……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用辛勤劳动为防控疫情贡献力量。我们要尊重志愿者的劳动成果,像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一样,一丝一毫也不能轻视和浪费。尊重志愿者劳动成果,不让志愿者心冷,是对志愿者最大的肯定。
要理解志愿者的不易和难处。正所谓人无完人,志愿者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不可能样样精通、事事都懂。基于这样的客观现实,志愿者在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时,难免有做得不周全的地方、服务不到位之处。对此,我们不能斤斤计较,甚至鸡蛋里挑骨头地指责志愿者,而应换位思考,站在志愿者角度去理解他们的不易和难处。不让志愿者心凉,是对志愿者最有力的支持。
要回馈志愿者的无私付出。志愿者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地投身到公益活动中,不仅要付出时间,而且要付出精力。在疫情防控中,他们是最美“逆行者”队伍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千千万万个志愿者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公益力量,温暖了城市和我们每一个人。他们做的事情很平凡,但他们的奉献精神不平凡;他们是普通人,但他们也是平民英雄。他们的无私奉献,应该得到尊重、理解,也应该得到回馈。让有德者有得,让好人得到好报,不让志愿者心寒,是给予志愿者最实在的礼遇。
用行动尊重、理解、回馈志愿者,不让志愿者心冷、心凉、心寒,是全社会每个人的共同责任。唯有如此,才能激发更多人加入志愿队伍,让志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上形成“好人扎堆”的“森林效应”,使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作者:孙维国 编辑:黄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