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中心医院康复出院的3岁小男孩与“护士妈妈”互相鞠躬的照片最近有点火,还登上了2月26日《人民日报》公益广告版。3岁孩童以自己对感谢两字最质朴的理解,向治病救人的医护人员鞠躬致谢,而护士长则以同样的方式回敬小患者。年龄不是代沟,医患关系更不是矛盾与冷漠,简单的一个画面,却释放出无比温暖的力量。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院成了抗疫前线,医护成了高危职业,但无数“白衣天使”依然义无反顾地逆行武汉,与病魔展开殊死斗争。一幕幕令人泪目的场景通过照片和视频进入我们的视线,让人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大爱无声,什么是医者仁心。当然,念念不忘,必有回报,真诚的付出换来感恩的回报:许多热心市民通过各种渠道向医务人员捐赠防护用品,一些餐饮企业为一线医务人员送去爱心餐,一些网约车司机为医务人员上下班做好“摆渡人”……而在方舱医院里,医务人员与患者一起跳广场舞、集体庆生,场面十分温馨。
感人之举,不胜枚举,如果说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那么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疫面前,“白衣天使”就是移山的愚公。这些新时代的愚公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救患者于危难,虽有职业之使命,但将心比心实为大爱无疆,毕竟,大难当前并非人人都有赴难之勇气。“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当社会对医护职业的崇高有了新的认识后,良好的互动也就频繁起来,譬如各地众多景区推出全国医护人员免费游,一张门票价格不高,但一份感恩的心意却价值无限。
近年来,医患关系的恶化成了难解的结,医闹与伤医等劣行时有耳闻,患者对医生缺少信任并不鲜见,医生对职业缺少安全感也日甚一日,这种矛盾深重的医患关系,既不利于治病救人,更不利于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今,齐心战“疫”让人们重新认识了医生这个职业,重新认识了医护人员的可敬与可爱,为日趋冷漠的医患关系送来了春风,为缺少互信的不正常医患关系注入了“疫苗”。这应该是一次修复医患关系的破冰之旅,也是促进医患互信的现实驱动。
医患关系的不和谐,不仅仅是职业道德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患者的成见问题,而是因为缺少有效沟通与良性互动,缺少正面宣传与正确引导。当正能量缺席、负能量被刻意放大时,医患关系又如何能够和谐?但愿这次疫情下的逆行能扭转并促进医患互信,成为和谐医患关系的良好开端。
作者:钱科峰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