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感恩理念的创新是一种可贵的进步

2020-03-01 11:05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许多暖心的感恩之举也为大家所关注。因为“社会帮我渡过了难关,我也应该回报社会”,我市首位新冠肺炎康复者王女士捐献血浆;感恩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守护健康、捍卫生命的医护工作者,众多景区向全国医护工作者免费开放一年;经历过汶川地震的绵竹女孩王利,主动报名参加滴滴出行社区保障车队,成为武汉城里一名驻扎社区、摆渡居民的“摆渡侠”……他们纷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行动起来,感恩社会,援助他人。此种感恩新理念,当赞。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最朴素的道德理念之一。它告诫人们为人要懂得感恩,如果得到他人的些许帮助,一定要铭记在心,并要在日后有机会时,及时回报救助过自己的人。如果说以往大家在媒体上看到的寻找当年救命恩人的新闻,还是一种普通的感恩方式的话,那么如今,许多人在疫情持续期间所做出的报恩之举,则更加值得点赞。献血、运送病人、千里送菜……虽然大家的感恩方式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感恩行为不再限定于某个特定的对象,只要自己想感恩了,就立即付诸行动。笔者认为,这种新时代的感恩,真正体现了大爱无疆,从这种感恩理念的变化中,可以看出群众思想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它在传统的感恩方式基础上又提高了一步。

在新时代里,我们不但要将感恩这一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下去,更要将其创新发展,赋予其新的含义。要积极提倡感大恩,即感恩大众,感恩社会,感恩党和国家。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感恩有许多方式。例如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积极投入战“疫”一线是一种感恩;向战“疫”一线工作者表示慰问是一种感恩;向疫情重点地区捐款捐物,帮助当地群众渡过难关,是一种感恩;听从志愿者劝导,少出门、不聚集,服从出入检查,积极落实相关防疫措施,不给防疫人员添乱添麻烦,是一种感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工作,搞好生产,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也是一种感恩。只要人人都有感恩之心,多行感恩之举,无数双感恩之手紧紧握在一起,终会凝聚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将新冠病毒彻底打败。

作者:傅光明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