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区仓桥直街被称为一条活着的历史街区,古朴厚重的青石板是其特色之一,浓厚的江南风情吸引着众多外来游客。然而,近日街上有家店铺装修,清运建筑垃圾的货车压断了多块老街的青石板,引发关注。(10月9日《绍兴晚报》)
历史文化街区的青石板被野蛮碾压后,涉事车辆于次日被抓了现行,涉事车主将承担应有的责任。这件事情,从职能部门的角度来看,曝露出“两宗罪”:一是涉事车辆违规通行,二是涉嫌超载。若是从历史街区保护的角度来看,引发另外两个问题:一是历史街区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该如何最小化?二是保护的责任与监管的力度该如何加强?
很明显,这辆涉事货车并非首次进入仓桥直街,多次出入才导致7块青石板断裂,倘若没有群众举报与媒体介入,货车在老街里违禁出入如入无人之境,试问监管何在?老街的保护机制又何在?
仓桥直街既是开放式景区,又是百姓生活区,既需要生活的便利,同时也要适度引进商业开发,充满烟火味的老街不可避免面临着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譬如装修垃圾的清运,装修风格的协调,沿街风情的统一,以及游客增多之后带来的垃圾与广告噪音等,需要规范与控制,若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出现类似“青石板之殇”问题。
绍兴这座古城,历史文化街区资源丰富,除了仓桥直街,还有鲁迅故里、书圣故里、阳明故里三大名人故里,均为青石板铺地的老江南风格。鲁迅故里已经实现景区化操作,保护与开发都比较成熟,而其他两个名人故里则面临着“活着的烦恼”,笔者曾在题扇桥上为一堆犬类排泄物蹙眉,也曾为西小路上汽车碾压青石板而痛心。这些都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之痛,也是历史街区向文化旅游转型过程中的“短板”所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活着的历史街区,尤要突出守护责任,既要最大限度不影响住地居民生活,又要科学合理进行规划转型,为古城旅游作贡献,守护必须放在首位,管理要跟上发展步伐,不能以景点不收费为由进行粗放散养,或以生活本身就是种折旧而自我开脱,更不能以开发旅游景区为由进行野蛮破坏。历史街区活着不易,保护更不易,需要用更多智慧去尽心守护。相关部门若能从货车压断仓桥直街青石板这件事上举一反三,激起老街保护措施的深化与推进,幸甚。
作者:钱科峰 编辑:雷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