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儿子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90岁老母亲在发热门诊留观病房陪伴他5天,终于等来了隔离病房的床位。”相信任何人看到这样的消息,都会为之而动容。64岁的儿子生病,90岁的母亲贴身照顾,这是何等的不幸,又是何等的幸运!据了解,这名患者的家人因为怕被感染病毒,都不敢前来照顾,只有他90岁的老母亲甘愿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去照顾儿子。她还向护士借来纸和笔,给儿子留言:“儿子,要挺住,要坚强,战胜病魔,要配合医生治疗,呼吸器不舒服,要忍一忍以便咳……”这字字句句,都让人潸然泪下、不忍猝读。我们不禁感慨,尽管疫情肆虐,但却仍难敌亲情的力量!
西汉刘向曾在《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记载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其大意是说,为人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些。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都牵挂着父母的心,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即使孩子长大,甚至孩子也已成为老人,在父母眼中都依然是最珍贵的宝贝。九十岁的母亲,实属长寿,这么大的年纪还能提笔写信,平时一定非常注意保养身体。但在无情的病毒面前,母爱的本能,让她顾不上害怕,来不及恐惧。她只知道,她的孩子正在与病魔搏斗,而她能做的,就是坚定地站在他身旁。这,就是亲情的力量!
除了父母,还有一类人也如同亲人一般,为了保障我们的健康平安不遗余力,他们正是伟大的医务工作者。常言道:“医者父母心。”疫情期间,这句话形容广大医务工作者对于患者无微不至的治疗和照顾,是再恰当不过了!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脸上深深浅浅的勒痕,浑身被汗水湿透的防护服,一头漂亮乌黑的秀发被剃成光头……这些都是最深的印记,这些都是最好的证明,这些更是他们足以为之骄傲一生的勋章!
谁不想岁月静好、安然无恙,谁不想团圆美满、陪伴家人,他们都想,但为了与死神赛跑,为了让更多的人们平安幸福,他们选择无限放大这份“亲情”,把更多的爱送给患者,把更多的情注入工作。
西晋思想家杨泉曾这样评价医生这一职业:“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其大致意思是,没有仁德的医生不值得托付,不聪明不讲道理的医生不值得信任,不朴素善良的医生不能相信。可见早在千百年前,先人们已意识到必须是朴素仁爱的人才能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而如今,广大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正是如杨泉所写,凭着这一腔的热忱,将病人视作亲人,用亲情的力量与死神抢人!
当前,疫情形势虽然依旧严峻,但我们始终相信,病魔无情,人间有爱!有了亲情的加持,我们一定能够打败病魔,战胜疫情!
作者:戚高晟 编辑:陈文华